论语心得: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界嘉说趣事 2024-06-09 00:31:18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那么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它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天地人之道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然我们的眼睛,总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为心灵筑一方乐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仁者无忧”,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心灵之道 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因为有心态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详舒泰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则表现出的故作姿态,骄矜傲人,因为他内心多的是一股躁气,气度上少了一分安闲。 ——处世之道 之一:“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之二:过犹不及。“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之三: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换言之,即在其位,要谋其政。 之四:“言寡尤,行寡悔。”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以免“悔”。 之五: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 ——君子之道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交友之道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理想之道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在匆匆忙忙周而复始的工作节奏中,你又有多少时间、空间在关注自己的内心呢? ——人生之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所谓“不惑”,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 三十岁前做加法,而三十岁之后就得做减法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 五十知天命,“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就是理解与包容。即之外在的天地之理在内心的融合。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论语心得: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0 阅读:0

界嘉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