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采芹:出身名门,表演曾风靡伦敦,破产后她放弃婚姻活出自我

晓彬读历史 2025-01-01 17:46:25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演艺圈里有句话广为流传,“男的是李小龙,女的是周采芹”。今天咱们来认识一下周采芹,她还被称作“东方奥黛丽·赫本”呢。她是首位登上“007”电影屏幕的华人邦女郎,不过事业的高光时刻并没使她躲开人生的低谷——四十岁的时候,她竟然选择自杀,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掉进了黑暗深渊。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周采芹并没有一直消沉下去,而是来了一次彻头彻尾的重生。那到底是什么让她从困境中重新站起来,再次找回属于自己的光芒呢?接下来小史就和大家一块儿来看看。

得先讲讲周采芹的家庭背景才能更好地了解她。1928 年,上海滩有个挺震撼的桃色消息传出来:京剧大师周信芳和裘家三小姐裘丽琳私奔了。要晓得,裘丽琳可是上海特别有名的名媛,而且是裘天宝银楼的接班人。虽说周信芳很有才华,但在社会上,他还是被看作“戏子”。

现今听来,这个故事堪称“才子佳人”的浪漫佳话,然而在那时的上流社会,这般情感却几乎是异类般的存在,让人费解的是,一位出身显贵的女子,竟钟情于京剧艺术家周信芳。周信芳在戏剧领域声名远扬,是“麒派”京剧艺术的缔造者,可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他终归是个受身份与背景束缚的“戏子”。更为棘手的是,周信芳早就有过一段婚姻,承受着诸多的社会偏见与舆论压力。

尽管身边的亲戚朋友使劲阻拦,裘丽琳还是打定主意跟着自己的心走。她毫不迟疑地跟家人划清界限,和周信芳一块儿迈向了充满变数的未来。在她心里,爱情就是她最想要的自由,就这样,裘丽琳从“裘家三小姐”成了“周夫人”。

两人私奔后,便开始了四处巡演的漂泊日子。每到一座新城市,那儿便成了他们的“家”,虽说没个固定住处,可对裘丽琳来讲,有周信芳陪着,啥都能补上了。那时的她可能没察觉到,自己那坚定的抉择和勇敢的举动,对日后的女儿周采芹产生了深远影响。

1936 年,周采芹来到了这个世界。她可不是出生在寻常的家里,而是在父母巡演的戏班后台的一个戏箱中。打小就在剧场和舞台的那种氛围里成长,周采芹差不多从一出生,就跟表演有了扯不断的缘分。父亲周信芳的艺术感染,还有母亲裘丽琳的独立品格,使她很早就喜欢上了戏剧和表演。

周采芹在14岁的时候就前往香港读书,去追寻她的艺术之梦。她的天赋以及对艺术的热爱没多久就获得了肯定,17岁那年,她考进了英国皇家戏剧学院,是该学校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华裔学生。

然而身为外来的东方姑娘,周采芹在异国并未受到优待。周围的白人同学对她冷言冷语,可她仍旧自信且坚定。有同学曾讥讽说:“没料到咱们这儿会有东方来的学生。”周采芹毫不退缩,盯着对方回应:“这儿很难进吗?我咋没这感觉?”

虽说她在校园里有着“东方公主”的名号,然而生活的重压和种种挑战,却使她慢慢地从虚幻的梦想里回到现实。她着手操持起诸多繁杂的家务事,像晾晒衣服、处理日常琐事等等。碰到歧视和偏见,她并未退却,而是毅然地迎接所有挑战。那些冰冷的目光和嘲笑,她都习以为常了。甚至有同学直截了当地讲:“西方的舞台压根儿就不需要你这种东方面孔。”可周采芹一直坚定如初:“未来的路还长,咱们走着看。”

毕业快到了,可机会并没主动找上她。为了达成梦想,她给各类剧院和导演寄去自荐信,好几百封信,却大都石沉大海。一次次的遭拒并没使她灰心,反倒让她的信念越发坚定了。

她明白就算是极其细微的机会,都有可能改变她的人生走向。当一次机会出现时,周采芹不挑肥拣瘦,只要是有台词的角色,她统统乐意接下。她精心筹备每一场演出,用心琢磨每一幕戏,盼望着有一个能够让她证实自身能力的舞台。

这场演出过后,周采芹的照片荣登报纸头版,外国媒体夸赞她的气质与外貌,说她是“东方的奥黛丽·赫本”。虽说这种赞扬主要是针对她的外表,对她的演技有所忽略,不过周采芹并不在乎,她打定主意要用作品来证实自己的实力。

1959 年,她参演的歌舞剧《苏丝黄的世界》虽说没获好评,可却令她声名大噪。伴随名气渐长,周采芹变成了时尚的代表。在伦敦,女士们都竞相模仿她的旗袍样式,乌黑笔直的头发成了流行风尚,她那深邃的杏仁眼以及优雅的妆容,也成了女士们所向往的美丽标杆。

在“伦敦之战”里,周采芹的表现让她渐渐获得了国际名望,给她之后的好莱坞发展打下了根基。她的事业一路向前,最后在电影《007之雷霆谷》中,她靠着出色的演技当上了首位华裔邦女郎。

命运往往会在你最为风光的时刻给你来个沉重打击。在 40 岁以前,周采芹的名字那可是众人皆知,她在演艺界可谓是风生水起,处在舞台的核心位置,光彩夺目,收获了众多的荣誉与奖项,尽情地拥有着事业和财富所带来的好处。

那时的她,事业如日中天。但错误的投资致使她在英国经济大衰退时陷入房地产纠纷,以往积攒的财富一下子没了。当她打算东山再起时,不幸的事接连发生——母亲在家中遭到暴力侵害,肾脏受到严重损伤,最终在华山医院的冷清走廊中去世。连最亲近的母亲都没能护住,周采芹在一轮轮的打击下完全垮掉了。

人生一下子从高处跌落到谷底,那阵子的痛苦把她生活的劲儿全给弄没了,她最后吃了好多安眠药。还好她朋友察觉到她不太对劲,这才让她没被死神带走,不过也正因如此,她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她在那待的 17 天,就跟在地狱里受折磨似的,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她跟前垮掉了。

就这 17 天,促使她完成了从绝望到觉醒的转变。周采芹开始对自己的人生加以重新考量,猛地她明白,好好活着才是最关键的。甭管往昔有过多少的荣华富贵,那都只是昙花一现。在生死面前,她决定振作起来,决定顽强地活下去。

然而,活着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为了活下去,周采芹下了个挺难的决心,跑到洛杉矶,打算在新地方重新开始。想当年她可是备受万人追捧的大明星,可现在到了这陌生城市,却没人认识她了。没办法,她只得放低姿态,去弟弟开的餐馆干活儿。

弟弟对她的冷淡和斥责使她疲惫不堪。每一个决定都得跟他讲,这样被人呼来喝去的日子周采芹实在受不了。最后她决定走人,完全脱离了那个曾让她精疲力竭的地方。

接下来的那段时间,周采芹在波士顿为了生活忙碌着。她在当地的公司当过打字员,还在哈佛大学做过档案管理员。她的日子仿佛掉进了没边的泥潭里,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时间在往前走。她穿着件破破烂烂的大衣,脚上是便宜的塑料靴子,走在波士顿的大街上,就跟一个平常的路人没啥两样,往昔那耀眼的经历好像被时光给吞掉了,落在了她的身后头。

虽说周采芹处于人生低谷,生活的艰难也没把她压垮。这么多年风风雨雨的磨炼,让她拥有了一种无人能比的坚毅和力量。她回想起自己过往的种种时,眼中泛着泪花,说道:“这些经历确实很残忍,可也正因如此,我才能成为更优秀的演员。”

周采芹历经诸多人生坎坷后,总算开启了自己的全新篇章,果断重振精神,重新投身到演艺事业当中。在异国他乡历经风雨磨炼后,她愈发明确了自己的信念与方向。不管是成功也好,挫折也罢,她都清楚自己内心的所想所求:身为华裔演员,她的身份与文化是无法改变的,她始终是那个源自中国的人。

她父亲在她离家之际对她言道:“你永远是中国人。”这话虽说简洁,却意义深长。不管周采芹行至何处,这文化根基都一直伴其左右。不管她是在世界舞台上赢得荣誉,还是于低谷处默默坚守,来自家族与祖国的那份使命感,始终未曾消减。

1980 年,周采芹回到了祖国,之后在中央戏剧学院当老师。她的回国,给当时的学生带来挺大冲击。她教学生表演的技能,还把西方戏剧的核心内容带进课堂,使得她的课富有新颖感和活力。

随着时间不断流逝,周采芹的事业迎来了新的高潮。1993 年,她和俞飞鸿等一同参演了电影《喜福会》。该影片打破了好莱坞过去的模式,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部由亚裔演员担当的电影。借着这次契机,周采芹成功踏入好莱坞,而且凭借自身出色的演技,获得了外界的肯定。

除了好莱坞的那些作品,周采芹在国内的表现也是相当亮眼。在新版《红楼梦》里,她演的“贾母”这个角色,又一次证明了她的演技。尤其是演贾母去世的那场戏,周采芹把这个角色的慈爱和豁达完完全全地表现了出来。导演看她表演的时候,都被惊到了,只因她演得太逼真,就好像真的让人看到了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刻。

2001 年,65 岁的周采芹荣获美国艾美奖终身成就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演员。当面对记者提问时,她从容答道:“我的人生就是用来持续提升自己的。我只愿成为最出色的艺术家,其他的都无关紧要。”这番话体现出她对艺术的坚守以及对人生的超脱。

虽说有过两段婚姻,可她觉得那都是珍贵的回忆,并非失败。周采芹既享受过富贵,也遭遇过困境,但她从不在困难面前低头。2006 年,年逾七旬的周采芹又在“007”系列电影里现身了,在《皇家赌场》中扮演了一个配角。

虽说她的戏份没多少,可她的表演还是挺让人难忘的。不过,周采芹直言,她对这类商业大片没啥兴趣,对这个角色也不喜欢,她参演就是想挣一份不少的钱。周采芹的晚年生活透着智慧与从容。

迈进七十岁,她着手重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主动练习普通话,学着背诵唐诗宋词,好像她在用这样的办法,去填补自己年轻时缺失的一些文化积累。命运好像在暗暗地给她铺就一条新的路径。

就这么着,她在法国意外地接到了知名导演李少红打来的电话,邀她去演新版《红楼梦》里的“贾母”。周采芹很吃惊,因为她一直在国外生活,压根没想过能有机会参演这样一部极具中国文化底蕴的经典大作。

她直言“贾母”这个角色对她很有吸引力,贾母是个睿智、果决又极具魅力的女性,周采芹觉得她那复杂的性格极具挑战性。“贾母是个有身份、有权力的女子,她在剧里的作用非常关键,性格多样复杂,演起来可不简单。”她在回忆拍摄经过时表示,每天为了把拍摄任务完成,她得穿上四层又厚又重的戏服,脑袋上顶着用纯金制成的头盔,手里还要拿着沉甸甸的拐杖。

即便她年事已高,却仍旧活力满满,容光焕发。每次一整天的拍摄结束后,年轻演员们都累得不行,可周采芹的眼中依旧闪烁着兴奋和满足的光亮。现今88岁的她独自生活,始终保持着优雅和淡定。纵然岁月流逝,她还是那般精致且独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出自信和智慧。她的名字,牢牢地印在中国以及世界戏剧的历史之上。而她的事迹,也肯定会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与使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