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中国对非洲进行了巨额资金注入,激发非洲发展活力
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下,中国对非洲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4年,中国宣布未来三年将为非洲国家提供36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资金支持 。其中包括2100亿元人民币的信贷资金额度,为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工业发展等重大项目提供经济血脉;800亿元人民币的各类援助,涵盖了教育、医疗、农业等民生领域,如同及时雨般解决诸多燃眉之急,例如向非洲提供10亿人民币粮食援助,缓解粮食短缺问题;还有推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不少于700亿元人民币,促进非洲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回顾过去,自2000年到2019年,中国免除了非洲10个国家至少34亿美元的债务。2020年疫情暴发后,又宣布免除15个非洲国家的无息贷款。2022年,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再次免除17个非洲国家截至2021年底对华到期的23笔无息贷款债务 ,以实际行动减轻非洲国家的债务负担,助力其轻装上阵谋发展。

多领域合作,改善民生福祉
农业领域,中国不遗余力地帮助非洲提升粮食产量。中国杂交水稻在20多个非洲国家“扎根”,使多国水稻产量从每公顷平均2吨提升到7.5吨;中国农业科学院向9个非洲国家发放1000多份绿色超级稻材料,累计推广面积5.7万公顷,产量比当地品种提高20%以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向非洲推广“华南5号”木薯,产量水平比当地品种高出4倍。截至去年底,中国在非洲建成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共推广300多项先进农业技术,惠及100多万小农户 ,丰富了非洲人民的“粮袋子”和“菜篮子”。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众多标志性项目拔地而起。如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全长536公里,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修建,极大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促进了经济交流与发展。中国金融机构也积极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据统计,国家开发银行在非洲累计发放贷款6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06.10亿元人民币) ,为非洲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医疗卫生领域,中国在非洲援建医院、派遣医疗团队,帮助非洲提升医疗水平。在抗击埃博拉疫情、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提供医疗物资、派遣专家团队,与非洲国家并肩作战,守护非洲人民的生命健康。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中国已向非洲53个国家提供民生援助,受益人数超过1000万人 ,在粮食供水、妇幼教育等民生项目上取得显著成效,实实在在地改善了非洲人民的生活。

有部分民众觉得当前国内还存在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一些地区基础设施仍需完善、部分群众生活还不富裕等,认为应该先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国内建设中,解决国内的民生问题,对将资金用于援助非洲存在疑问。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