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语润心耕 研思同行

乡村信阳 2025-04-14 13:13:22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在这美好的三月里,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们课堂执教能力和专业素养,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在三月份开展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示范课交流活动。在此次活动中,二年级组有六位老师积极参加,她们精心打磨出六节精彩的课堂。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左右为师。为了上好这次公开课,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展开教研活动,开展研讨。在研讨中,三位老师对自己所讲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梳理。在组长陈老师的带领下组内成员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接着三位老师开始了几轮试讲,试讲后三位老师积极进行自我剖析,组内其他教师对于自己听课中的启发感受、困惑问题进行了意见发表。各位老师们在听、说、评、议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研的深入开展。

在公开课上三位老师自信从容、亲和力十足,与孩子们共同展现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

沈老师执教的二下道法《我是一张纸》一课,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清晰。通过寻找身边的纸、为纸制品代言、探究纸的来源、讲解纸的历史、用纸大采访、模拟“纸宝宝的呼声”、讨论如何用纸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来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为了上好这堂课,沈老师课精心研读课本和教参,在组内集体教研时,积极请教本组老教师,悉心听取组内其他教师意见,合理设计教案,在一遍又一遍的试讲中精心打磨,不断优化教学环节和流程,努力把最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给学生。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好奇心强,喜欢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沈老师充分考虑到了二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沈老师在课件中设计了一些贴近生活的小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懂得浪费纸带来的危害和节约用纸的好处。

夏晓凤老师执教的《沙滩上的童话》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童趣。在识字教学中,学生们踊跃发言,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孩子们喜欢童话,渴望像文中的孩子那样游戏。在教学中,夏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和课文中的孩子产生共鸣。文中描写了几个孩子一起游戏,夏老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学生很快融入了角色,理解了句意。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这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认知经验谈一谈:魔王在你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理解在读的时候分别用什么语气?读出什么样的心情?在讨论品读中随机进行词语理解,通过理解词语更好地朗读课文。整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

罗亚兰老师讲授的是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 本课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在教学中,罗老师教学环节设计精巧,以“赏梦,情感朗读–品梦,想象画面–造梦,仿写运用”几个主要教学任务层层推进,让学生既能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仿佛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彩色梦境中,又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仿写创作,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彩色梦境。在这节课上,我们见证了孩子们思维的绽放与教师智慧的闪光。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既有知识传递的精准度,也有生成性课堂的灵动美;既有预设目标的扎实落地,又有意外生成的精彩碰撞;既有教师引导的巧妙点拨,又有学生主体的自主探究。这种教与学的和谐共振,正是新课标理念下理想课堂的生动写照。

勤于实践,方能磨砺课堂;深度研讨,方能柳暗花明。一张张课件、一篇篇分享、一次次登顶,都是视野的拓展、阅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升。每一阵掌声,每一声感慨,都是生命拔节的声音,美妙且珍贵。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举行了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二年级数学组教师们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中各显神通。

陈丽娟老师在《有余数的除法》课堂上,“探究新知”环节精彩纷呈。先以10根小棒摆三角形的任务增加难度,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动手实践后发现,摆完3个三角形还多1根小棒,且这根无法再摆成一个完整三角形。随后,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这一情况,出现多种答案。经讨论,10÷3 = 3(个)……1(根)这种规范表示方法得到认可。老师详细讲解各部分含义,强调余数是平均分后剩余部分,还带领学生读算式,对比商和余数单位不同的原因。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两次摆小棒过程,总结出平均分有“正好分完”和“分完有剩余”两种情况,让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有了更系统的认识。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在探索中培养了思维能力,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杜子荷老师在讲授《百变的纸杯》中,通过废旧纸杯的重复利用,让孩子们意识到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先是让孩子们对纸杯有一定认知,方便讲述制作流程和方法。播放分段制作视频,不断地让孩子表述制作方法步骤加深理解记忆。最后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发挥想象制作纸杯花,学生之间互评,欣赏他人作品,提高审美能力。这节课从对纸杯的认知到纸杯花的创作,流程紧密,培养孩子的操作实践能力,整个环节贯穿环保意识,使这节课变得充实有意义。

毛璐瑶老师的科学课《观察与比较》中设计四个挑战,分别让孩子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运用多种感官探索物体,能收获更精准全面的认知,培养了深度探索与综合感知的能力。最后“挑西瓜”环节将知识迁移到实际场景,让孩子们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去。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

知不足而后进,望远山而力行。教学如同一场修行,漫漫教学路上,我们向下扎根——沉淀自己,静心学习;向上生长——努力探索,开阔眼界。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展示课是他们不断磨砺自己的途径,这个过程也是组内成员加强交流合作,激发研讨,促进成长的良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的全体教师皆将乘此之风,破彼之浪,在教学路上笃学赋能,谋划新篇。(严艺超 任柯 李慧敏)

编辑:凯升融媒

0 阅读:0

乡村信阳

简介:美好生活看信阳 乡村振兴我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