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格律俱为平韵格,双调小令,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清康熙年间所编《钦定词谱》卷十“临江仙”条目下,选“临江仙”十一体,可见其变体甚多,而且并无正体、异体之分。
最为今人熟悉的当属《三国演义》的这首明代杨慎的开篇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今天分享的是一首与点茶有关的《临江仙 》,宋代词人邓肃所作“登泗州岭九首”其三:
《临江仙 登泗州岭九首 其三》
春雪一瓯扶醉玉,翩翩两腋生风。柳腰无力殢云踪。
陈郎投辖意,分袂忍匆匆。
白玉琢杯龙麝泛,瀼瀼天酒争浓。何妨一饮上青骢。
晴空行夜月,缓辔水晶宫。
一,上片开篇:
“春雪一瓯扶醉玉”。
一语中的,用词十分了得,“扶醉玉”把分茶入盏这一静态现象描述出了动态意境。
《还有诗和远方》分茶剧照:
醉玉
盏中乳花如痴如醉,你想扶又不能扶,又没法扶,纤纤之手端着盏托,战战兢兢恐其倒下来,又无法安静下来,作者以“醉玉”以扶之,静中之动,恰到好处。
醉玉
文中醉玉和春雪是重叠词,点茶过程中产生的沫饽乳花看是春雪形似醉玉,“春雪”一词在宋代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屡见不鲜:
1,宋•姚述尧:
彩仗挹香风,
搅起一瓯春雪。
2,罗大经《茶声》
松风桧雨到来初,
急引铜瓶离竹炉。
待得声闻俱寂后,
一瓯春雪胜醍醐。
3.邓肃《道原惠茗以长句报谢》:
太丘官清百物无,
青衫半作蕉叶枯。
尚念故人家四壁,
郝原春雪随双鱼。
4,黄庭坚《奉谢刘景文送团茶》
占位刘侯惠我大玄璧,
上有雌雄双凤迹。
鹅溪水练落春雪,
粟面一杯增目力。
5,郭祥正《题华师院壁》
邂逅营居得近僧,
唯师更住最高层。
半瓯香茗浮春雪,
一饭寒蔬带晓冰。
“醉玉”在文人诗文中倒是难得一见,黄庭坚说司马相如。一扶醉玉,搅胸中万卷,竟忘了回家,害得文君倚窗望归。
诗文见黄庭坚《滿庭芳•茶》
下片: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二,下片开篇:
“白玉琢杯龙麝泛,瀼瀼天酒争浓”。
作者在下片开篇用了一组关联词:“白玉”和“龙麝”,白玉龙麝又是指在点茶过程中产生的沫饽乳花和伴随的焚香。
龙涎香
龙麝,指龙涎麝香,是一种名贵香料,又称龙诞:
1,宋·吴芾《和许守野亭登眺》:
夫君自合代王言,
暂寓空斋作九椽。
尽日清谈挥麈尾,
闭门危坐爇龙涎。
诗囊遣兴随时赋,
茗碗袪魔对客煎。
2,李纲:
《山居四适》
假榻禅房夜寂然,
瓦炉石饼爇龙涎。
霏微缥缈根尘际,
吸引方知鼻观圆。
龙涎,又称龙涎香、龙腹香,据南宋周去非所著的《岭外代答》中记载,龙涎被认为是由龙的唾液凝成的黑色固体。
白玉:
宋•孙觌《李茂嘉寄茶》
蛮珍分到谪仙家,
断壁残璋裹绛纱。
拟把金钗候汤眼,
不将白玉伴脂麻。
龙诞香。
白玉成山。
作者把如“白玉”一样的沫饽乳花咬盏现象称之谓“琢杯”,可见其写作思维独特,配以“龙麝”奇香,向我们展现着美妙的宋韵诗篇。
三,“上起下续”与“上景下情”。
这是一篇茶宴后骑马皓月夜游泗州的“畅想词”,词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词牌《临江仙》上起下续与上景下情的二大创作手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陈郎投辖意,分袂忍怱怱”,“何坊一饮上青骢,晴空行夜月,缓辔水晶宫”。让人陷入无限的暇想之中。
白花浮光凝碗面的七碗茶。
《道原惠茗以长句报谢》
太丘官清百物无,
青衫半作蕉叶枯。
尚念故人家四壁,
郝原春雪随双鱼。
榴火雨余烘满院,
宿酒攻人剧刀箭。
李白起观仙人掌,
卢仝欣睹谏议面。
瓶笙已作鱼眼从,
杨花傍碾轻随风。
击拂共看三昧手,
白云洞中腾玉龙。
堆胸磊块一浇散,
乘风便欲款天汉。
却怜世士不偕来,
为借干将诛赵赞。
宋代点茶高手邓肃,在《道原惠茗以长句报谢》中一展其高超的点茶技法,其动态立体“白云洞中腾玉龙”技法至今无人能及。
文中焚香图片由杭州承香堂提供:
点茶图片作者自备。
夜半雷惊梦醒,农历七月初八零时,写此词记之…… 鹊桥仙 七夕》 几声雷破, 入窗萧瑟, 西天月隐云锁。 遥遥河汉鹊桥合, 空中滴滴雨儿落…… 梦回少我, 老院旧错, 娘亲膝上横卧。 四十多年风吹过, 谁不是匆匆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