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风云录:一碗粥的玄机
在江南水乡的一处偏远小镇,镇上有个名叫李暮年的男子,家境殷实,吃喝不愁,可偏偏这人却枯瘦如柴,面黄肌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这事儿在镇上可成了不小的谈资,人们茶余饭后总爱议论几句,说他是不是中了什么邪,还是天生就这命数。
李暮年自己也是满心困惑,他试过不少名医,吃过无数补药,可身子骨愣是不见长进,反而日渐消瘦。
家里上下也是急得团团转,眼看着李暮年就要成了个活脱脱的“竹竿精”。
这一天,镇上忽然来了一位道士,身着青袍,手持拂尘,面庞清癯,眼神深邃,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味道。
道士在镇上转悠了几圈,最后停在了李暮年家的门前。
李暮年的老父亲一看这道士不凡,连忙迎了上去,将道士请进了家门。
道士进了屋,先是一番打量,随后走到李暮年面前,仔细端详了一番,眉头越皱越紧。
李暮年见状,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这道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位小友,你可曾得罪过什么阴邪之物?”道士开口问道,声音低沉而威严。
李暮年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说道:“道长,我这人平日里谨小慎微,从没招惹过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啊。”
道士闻言,微微摇头,又说道:“那你家中可有什么不寻常的物件,或是最近发生过什么怪事?”
李暮年想了想,说道:“家中物件都是寻常之物,并无什么特别。
要说怪事,也就是我这身子骨,日渐消瘦,怎么也不见好。”
道士听后,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有了几分计较。
他站起身来,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突然停下脚步,对李暮年的老父亲说道:“快,去煮一碗粥来,要用今年的新米,再放上几片新鲜的荷叶。”
李父一听,虽然心里疑惑,但还是连忙吩咐下人去了。
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就端了上来,粥里散发着淡淡的荷叶清香,闻着就让人心旷神怡。
道士接过粥,端到李暮年面前,说道:“小友,你且将这碗粥喝了。”

李暮年将信将疑,但还是端起粥来,一口一口地喝了下去。
粥刚入腹,他就觉得一股暖流从丹田升起,瞬间遍布全身,四肢百骸都仿佛得到了滋养,说不出的舒坦。
道士见状,微微一笑,说道:“你这病,并非凡间之疾,而是被一只阴魂缠上了。
这阴魂吸取你的阳气,所以你才会日渐消瘦。
我刚才那碗粥,用的是新米和荷叶,新米有生气,荷叶能辟邪,可以暂时稳住那阴魂。”
李暮年一听这话,吓得脸色都变了,连忙问道:“道长,那我该怎么办?”
道士沉吟片刻,说道:“要想彻底根治,还需找到那阴魂的源头,将其超度或是驱除。
不过,这事儿不急,咱们先查清楚再说。”
说罢,道士从袖中掏出一张黄色的符纸,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将符纸往空中一抛,只见那符纸在空中无风自动,燃起了熊熊火焰,化作一道金光,钻进了李暮年的身体里。
李暮年只觉得一股暖流在体内游走,所过之处,那些原本隐隐作痛的部位都舒服了许多。
道士见状,微微点头,说道:“果然不出我所料,那阴魂就藏在你体内。”
李暮年一听这话,吓得差点没晕过去,连忙抓住道士的手,说道:“道长,你一定要救救我。”
道士拍了拍他的手,说道:“放心,我既然来了,就不会袖手旁观。
不过,这事儿还得从长计议。”
接下来的几天里,道士在李暮年家中住了下来,每日里除了给李暮年调理身体,就是四处查看,寻找那阴魂的源头。
李暮年也是积极配合,将家中里里外外都翻了个遍,可愣是没找到什么可疑之处。
这一日,道士忽然对李暮年说道:“小友,你那祖宅可还在?”
李暮年一愣,说道:“在啊,不过已经多年没人住了,都荒废了。”
道士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咱们去那祖宅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李暮年一听这话,虽然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

于是,他带着道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祖宅。
祖宅多年无人打理,早已是破败不堪,杂草丛生。
道士在宅子里转了一圈,最后停在了后院的一口枯井前。
他仔细打量了一番那枯井,然后对李暮年说道:“这口井,可有什么说法?”
李暮年想了想,说道:“这口井是我家祖上挖的,后来因为水质不好,就弃用了。
这么多年了,也没人来管它。”
道士闻言,点了点头,说道:“问题就出在这口井上。”
说罢,道士从怀中掏出一把铜钱,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将铜钱撒向枯井。
只见那铜钱在空中化作一道金光,直直地落进了井里,随后井中传来了一阵低沉的咆哮声,听得人心里直发毛。
道士面色凝重,对李暮年说道:“这井里,封印着一只厉害的阴魂。
看来,你的病,就是这只阴魂作祟。”
李暮年一听这话,吓得腿都软了,连忙说道:“道长,你可一定要救救我。”
道士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放心,有我在,它伤不了你。”
说罢,道士从袖中掏出一把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然后猛地一剑刺向枯井。
只见一道金光闪过,井中传来了一阵凄厉的惨叫声,随后就恢复了平静。
道士收回桃木剑,对李暮年说道:“这只阴魂已经被我暂时封印住了,不过要想彻底超度它,还得费一番功夫。
你先回去,这几日我会在祖宅里做法,等事情办妥了,你再回来。”
李暮年闻言,连忙点头称是,然后带着一行人匆匆离开了祖宅。
接下来的几日里,道士在祖宅里闭门不出,每日里诵经做法,忙得不可开交。
而李暮年则在家中焦急地等待着,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结果如何。

这一日,道士终于从祖宅里走了出来,脸色虽然有些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他对李暮年说道:“小友,那阴魂已经被我彻底超度了,你的病也好了。”
李暮年一听这话,激动得差点没哭出来,连忙拉住道士的手,千恩万谢。
道士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你且回去,修养几日,身子骨自然就能恢复如初了。”
李暮年闻言,满心欢喜地回了家。
果然,没过几天,他的身子骨就日渐强壮起来,脸色也变得红润了许多。
镇上的人们一看,都纷纷称奇,说李暮年这是遇到了活神仙了。
而李暮年呢,也是逢人就夸那道士的神奇,说他不仅治好了自己的病,还让自己对道教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畏。
从此以后,他更是时常去道观里烧香拜神,祈求家人平安健康。
至于那道士,则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只留下了一段传奇的故事,在小镇上流传了许久许久……茅山风云录续:道士的遗赠
李暮年的身子骨逐渐硬朗起来,这事儿在小镇上可是传得沸沸扬扬。
人们都说,李暮年是遇到了活神仙,被那道士给救了一命。
李暮年自己也是满心感激,时常去道观里烧香拜神,祈求家人平安健康。
这一日,李暮年正在家中闲坐,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连忙起身开门,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站在门口,手里还拎着一个破旧的布袋。
“你找谁啊?”李暮年疑惑地问道。
老汉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我找你,李暮年。”
李暮年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老汉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他仔细打量了一番老汉,只见他面黄肌瘦,头发花白,一副风烛残年的模样。

“你找我有啥事儿?”李暮年试探性地问道。
老汉将手中的布袋递给他,说道:“这是那位道士让我交给你的。”
李暮年一听这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他接过布袋,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装着一块翠绿的玉佩,还有一张泛黄的纸条。
他拿起纸条,只见上面写着:“此玉佩乃茅山至宝,有驱邪避凶之效。
你且收好,日后必有用处。”落款处,正是那位道士的名字。
李暮年看完纸条,心中感慨万千。
他没想到,那位道士竟然还给自己留下了这么一份厚礼。
他将玉佩挂在脖子上,只觉得一股暖流从玉佩中传来,瞬间遍布全身,说不出的舒坦。
他将老汉请进屋,问道:“这位大爷,你可知那道士现在何处?”
老汉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
他给了我这个布袋,就让我来找你。
他说,你看了纸条自然明白。”
李暮年闻言,心中一阵失落。
他本想好好感谢一下那位道士,没想到竟然连他的面都见不着了。
老汉见他情绪低落,便安慰道:“你也别太难过。
那道士是个高人,他既然救了你一命,就不会不管你。
这块玉佩就是他的心意,你好好收着就是了。”
李暮年点了点头,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珍惜这块玉佩,不辜负道士的一片心意。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暮年继续过着平静的生活。

他时常去道观里烧香拜神,祈求家人平安健康。
那块玉佩也一直戴在他的脖子上,从未离身。
这一日,李暮年正在家中喝茶,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他连忙起身开门,只见一群人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为首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身后跟着几个膀大腰圆的打手。
“你就是李暮年?”壮汉瞪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恶狠狠地问道。
李暮年心中一惊,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来头。
他强作镇定,说道:“我就是李暮年,你们找我干啥?”
壮汉冷笑一声,说道:“找你干啥?
当然是来要债的!”
李暮年一听这话,心中顿时明白了。
原来,这些人是镇上的赌坊派来的。
他有个远房亲戚,前几日偷偷拿了他家的地契去赌钱,结果输了个精光。
现在赌坊的人找上门来,要他还债。
李暮年心中一阵气愤,他没想到这个亲戚竟然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他刚想开口说话,却被壮汉打断了。
“少说废话!
赶紧拿钱来!
不然我们就把你家砸了!”壮汉挥舞着手中的大刀,恶狠狠地威胁道。
李暮年见状,心中一阵慌乱。

他家里虽然有些积蓄,但都是用来维持生计的。
要是都给了这些人,那以后的日子可咋过?
就在这时,他忽然想到了脖子上的玉佩。
他听那道士说,这玉佩有驱邪避凶之效。
现在自己遇到了这么大的麻烦,说不定这玉佩能帮上忙。
想到这里,他连忙将玉佩从脖子上摘了下来,高高举起。
“你们别过来!
我这可是茅山至宝!
要是你们敢乱来,小心遭报应!”李暮年大声喊道。
那些打手一听这话,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李暮年竟然会有茅山的宝贝。
要知道,茅山可是道教圣地,里面的道士个个都是高人。
他们可不想因为这点小事儿,得罪茅山的人。
壮汉见状,心中也是一阵犹豫。
他看了看李暮年手中的玉佩,又看了看身后的打手们,最后咬了咬牙,说道:“算你小子走运!
这次就放过你!
不过你给我记住!
欠债还钱!
天经地义!
你要是再不还钱!

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说罢,他带着打手们灰溜溜地离开了。
李暮年见状,心中一阵庆幸。
他没想到,这块玉佩竟然真的这么灵验。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暮年更加珍惜这块玉佩了。
他不仅时常去道观里烧香拜神,还开始研究起了道教文化。
他想着,要是自己也能学会一些道术,那以后遇到什么麻烦就不用怕了。
这一日,他正在家中研读道书,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他连忙起身开门,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站在门口,脸上满是泪痕。
“大哥哥,你救救我妈妈吧!
她生病了,躺在床上起不来!”小女孩哭着说道。
李暮年一听这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怜悯之情。
他连忙将小女孩领进屋,问道:“你妈妈得了什么病?
有没有看过大夫?”
小女孩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家没钱看大夫。
妈妈已经病了好几天了,一直躺在床上起不来。
我听人说,大哥哥你是个好人,还救过人的命。
你能不能救救我妈妈?”
李暮年闻言,心中一阵感慨。
他没想到,这个小女孩竟然会找到自己。

他看了看小女孩,又看了看脖子上的玉佩,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你带我去看看你妈妈吧。
说不定,我这玉佩能帮上忙。”李暮年说道。
小女孩一听这话,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希望。
她连忙点了点头,带着李暮年来到了她家。
只见一个瘦弱的女人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气息奄奄。
李暮年见状,心中一阵难过。
他连忙将玉佩从脖子上摘了下来,放在女人的胸口上。
“这位大嫂,你且安心。
我这玉佩有驱邪避凶之效。
你且收着,说不定能帮你渡过这一劫。”李暮年说道。
女人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她似乎感受到了玉佩中的暖流,气息也变得平稳了许多。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暮年时常来看望这对母女。
他用自己的积蓄为她们买了些药材和食物,帮助她们度过了难关。
而那块玉佩呢?
也一直留在女人的身边,为她驱邪避凶。
据说,后来女人的病真的好了起来。
她逢人就夸李暮年是个好人,还感谢那块神奇的玉佩。
至于李暮年呢?

他也因为这件事儿在小镇上赢得了更多的尊敬和爱戴。
人们都说,他是个有情有义的好人,也是个有福之人。
而那块玉佩呢?
也成了小镇上的一个传奇。
每当人们提起它的时候,都会想起那个神奇的道士和那个勇敢的李暮年……茅山风云录续:道士的遗赠
李暮年的身子骨逐渐硬朗起来,这事儿在小镇上可是传得沸沸扬扬。
人们都说,李暮年是遇到了活神仙,被那道士给救了一命。
李暮年自己也是满心感激,时常去道观里烧香拜神,祈求家人平安健康。
这一日,李暮年正在家中闲坐,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连忙起身开门,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站在门口,手里还拎着一个破旧的布袋。
“你找谁啊?”李暮年疑惑地问道。
老汉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我找你,李暮年。”
李暮年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老汉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他仔细打量了一番老汉,只见他面黄肌瘦,头发花白,一副风烛残年的模样。
“你找我有啥事儿?”李暮年试探性地问道。
老汉将手中的布袋递给他,说道:“这是那位道士让我交给你的。”
李暮年一听这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他接过布袋,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装着一块翠绿的玉佩,还有一张泛黄的纸条。
他拿起纸条,只见上面写着:“此玉佩乃茅山至宝,有驱邪避凶之效。
你且收好,日后必有用处。”落款处,正是那位道士的名字。

李暮年看完纸条,心中感慨万千。
他没想到,那位道士竟然还给自己留下了这么一份厚礼。
他将玉佩挂在脖子上,只觉得一股暖流从玉佩中传来,瞬间遍布全身,说不出的舒坦。
他将老汉请进屋,问道:“这位大爷,你可知那道士现在何处?”
老汉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
他给了我这个布袋,就让我来找你。
他说,你看了纸条自然明白。”
李暮年闻言,心中一阵失落。
他本想好好感谢一下那位道士,没想到竟然连他的面都见不着了。
老汉见他情绪低落,便安慰道:“你也别太难过。
那道士是个高人,他既然救了你一命,就不会不管你。
这块玉佩就是他的心意,你好好收着就是了。”
李暮年点了点头,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珍惜这块玉佩,不辜负道士的一片心意。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暮年继续过着平静的生活。
他时常去道观里烧香拜神,祈求家人平安健康。
那块玉佩也一直戴在他的脖子上,从未离身。
这一日,李暮年正在家中喝茶,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他连忙起身开门,只见一群人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为首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身后跟着几个膀大腰圆的打手。
“你就是李暮年?”壮汉瞪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恶狠狠地问道。

李暮年心中一惊,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来头。
他强作镇定,说道:“我就是李暮年,你们找我干啥?”
壮汉冷笑一声,说道:“找你干啥?
当然是来要债的!”
李暮年一听这话,心中顿时明白了。
原来,这些人是镇上的赌坊派来的。
他有个远房亲戚,前几日偷偷拿了他家的地契去赌钱,结果输了个精光。
现在赌坊的人找上门来,要他还债。
李暮年心中一阵气愤,他没想到这个亲戚竟然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他刚想开口说话,却被壮汉打断了。
“少说废话!
赶紧拿钱来!
不然我们就把你家砸了!”壮汉挥舞着手中的大刀,恶狠狠地威胁道。
李暮年见状,心中一阵慌乱。
他家里虽然有些积蓄,但都是用来维持生计的。
要是都给了这些人,那以后的日子可咋过?
就在这时,他忽然想到了脖子上的玉佩。
他听那道士说,这玉佩有驱邪避凶之效。
现在自己遇到了这么大的麻烦,说不定这玉佩能帮上忙。
想到这里,他连忙将玉佩从脖子上摘了下来,高高举起。

“你们别过来!
我这可是茅山至宝!
要是你们敢乱来,小心遭报应!”李暮年大声喊道。
那些打手一听这话,都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李暮年竟然会有茅山的宝贝。
要知道,茅山可是道教圣地,里面的道士个个都是高人。
他们可不想因为这点小事儿,得罪茅山的人。
壮汉见状,心中也是一阵犹豫。
他看了看李暮年手中的玉佩,又看了看身后的打手们,最后咬了咬牙,说道:“算你小子走运!
这次就放过你!
不过你给我记住!
欠债还钱!
天经地义!
你要是再不还钱!
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说罢,他带着打手们灰溜溜地离开了。
李暮年见状,心中一阵庆幸。
他没想到,这块玉佩竟然真的这么灵验。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暮年更加珍惜这块玉佩了。
他不仅时常去道观里烧香拜神,还开始研究起了道教文化。

他想着,要是自己也能学会一些道术,那以后遇到什么麻烦就不用怕了。
这一日,他正在家中研读道书,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他连忙起身开门,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站在门口,脸上满是泪痕。
“大哥哥,你救救我妈妈吧!
她生病了,躺在床上起不来!”小女孩哭着说道。
李暮年一听这话,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怜悯之情。
他连忙将小女孩领进屋,问道:“你妈妈得了什么病?
有没有看过大夫?”
小女孩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家没钱看大夫。
妈妈已经病了好几天了,一直躺在床上起不来。
我听人说,大哥哥你是个好人,还救过人的命。
你能不能救救我妈妈?”
李暮年闻言,心中一阵感慨。
他没想到,这个小女孩竟然会找到自己。
他看了看小女孩,又看了看脖子上的玉佩,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你带我去看看你妈妈吧。
说不定,我这玉佩能帮上忙。”李暮年说道。
小女孩一听这话,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希望。
她连忙点了点头,带着李暮年来到了她家。
只见一个瘦弱的女人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气息奄奄。

李暮年见状,心中一阵难过。
他连忙将玉佩从脖子上摘了下来,放在女人的胸口上。
“这位大嫂,你且安心。
我这玉佩有驱邪避凶之效。
你且收着,说不定能帮你渡过这一劫。”李暮年说道。
女人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她似乎感受到了玉佩中的暖流,气息也变得平稳了许多。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暮年时常来看望这对母女。
他用自己的积蓄为她们买了些药材和食物,帮助她们度过了难关。
而那块玉佩呢?
也一直留在女人的身边,为她驱邪避凶。
据说,后来女人的病真的好了起来。
她逢人就夸李暮年是个好人,还感谢那块神奇的玉佩。
至于李暮年呢?
他也因为这件事儿在小镇上赢得了更多的尊敬和爱戴。
人们都说,他是个有情有义的好人,也是个有福之人。
而那块玉佩呢?
也成了小镇上的一个传奇。
每当人们提起它的时候,都会想起那个神奇的道士和那个勇敢的李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