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不在农村,有3种方法拥有宅基地

京坤拆迁律师 2025-03-25 10:20:10

按照现行法律条文,要获得农村宅基地,核心条件是户籍需在本村,身为村集体的一员,可按程序申请宅基地。

然而,一旦户籍迁出本村,是否还能取得宅基地呢?

随着诸多惠及民众的举措逐步实施,旨在推动乡村繁荣,即便村民户口已迁出农村,他们仍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获取农村宅基地。

继承

伴随社会进步与法律体系的完善,为了更好地保障村民权益,法律允许非本村集体成员也能继承农村宅基地,并可办理过户手续。

也就是说,城市户口的子女依旧有权利继承农村父母的老房子,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同时获得了宅基地的使用权。

如果有些地方以村规民约为由,不让城市子女继承农村父母的房屋,或者阻碍外嫁女/独生女等继承父母房屋的,可以及时依法维权。

进城不用退出宅基地

即便户口迁至城市,原先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无需放弃,受法律保护,并可进行确权登记发证。

这正是鼓励村民自愿有序进城落户的政策体现,不得将退出宅基地作为村民进城落户的前提。无论进城还是留村,均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因此需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

《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规定——应采取措施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民自愿有序进城落户,不得将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自然资源部明确指出,农民进城落户后,其原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应予确权登记。即非但无需退出,反而可确权登记发证。

因此,若曾为本村集体成员且在村中有宅基地,即便后续按政策要求进城落户,依然享有该宅基地的使用权。

租赁/入股/合作建房等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商机日益显现,引领村民共赴富裕之路。在确保农村土地安全的前提下,最新政策提出,非本村人员可通过租赁、入股、合作建房等合法方式,共同推动农村发展。

但请注意,此处所指的方式仅限于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合法途径。

2025年自然资源部发文强调,“严守农村用地建房法律政策底线红线。严禁违法违规买卖宅基地和违规合作建房;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和住房,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房登记发证;严禁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不得以‘特殊资格权’、村民决议等形式变相为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配宅基地建房。”

所以,通过政策合法取得的农村宅基地,无论是用于居住还是经营,均受法律保护。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