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政府对河北做什么了?怎么积攒起那么大的民愤以至于安史之乱

曹子涵 2025-02-18 21:14:37

河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唐朝建立那天起就跟中央政权处不来,这事说来话长,要从关陇门阀那帮人说起,他们把持朝廷大权,搞得河北人啥好事都轮不上。

那会儿朝廷里说话算数的都是关陇门阀的人,他们家族之间互相联姻,搞得跟一家人似的,把持着朝廷里的重要位置,河北的士族想往上爬都没门路。

关陇门阀这帮人可不是一般的厉害,从西魏开始就在朝廷里混,到了唐朝还是一样的威风,他们家族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外人想插进去都难。

河北的士族看着这情况,心里憋着一股气,他们在南北朝时期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现在却被排挤到了外头,连个说话的地方都没有。

这帮关陇门阀不光是在朝廷里说了算,连地方上的事情都要插手,搞得河北士族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保不住,日子过得提心吊胆。

有些河北士族实在忍不了了,就开始暗地里串联,想着法子反抗,但是势单力薄,根本斗不过关陇门阀的势力。

朝廷里的重要职位都被关陇门阀把持着,想要升官发财,没有他们的点头,根本就不可能,这让河北士族觉得自己像个外人。

河北的百姓对这种情况也看在眼里,他们觉得朝廷偏心,对河北地区不公平,心里的怨气越积越多。

李世民在玄武门干掉自己的兄弟后,对支持太子李建成的河北士族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很多河北士族的家族都被他整得家破人亡。

那段日子河北士族过得特别难,李世民派人四处搜捕跟李建成有关系的人,不管有没有证据,先抓起来再说。

有些河北士族被抄家后,只能逃到山里躲着,有的干脆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就是不敢在家乡待着。

李世民虽然后来也派魏徵去安抚河北士族,但是伤害已经造成了,河北士族对朝廷的态度越来越冷淡。

魏徵虽然是个正直的人,也想为河北士族说话,但是朝廷的政策已经定了,他也改变不了什么。

河北士族开始转向地下活动,他们表面上服从朝廷,实际上在暗地里积蓄力量,等待机会。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武则天当政,她对河北的政策更加严厉,派武懿宗去镇压,搞得河北人民苦不堪言。

等到契丹人崛起后,河北的情况更复杂了,因为很多河北士族都跟契丹人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但是朝廷又不允许这种往来。

河北的商人偷偷跟契丹人做生意,把中原的丝绸、茶叶运过去,换回来皮毛和牛羊,虽然朝廷禁止,但是挡不住利益的诱惑。

朝廷派人去查这些私下交易,抓到就是重罚,但是河北人觉得这是他们的生计,凭什么不让做。

到了唐玄宗时期,他搞了个藩镇制度,本来是想加强对边疆的控制,结果反而给了地方势力做大的机会。

安禄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起来的,他拉拢了很多河北士族,许诺给他们好处,很多人就跟着他干了。

等到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河北几乎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这背后其实是几百年积怨的爆发。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