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濬这个人在历史上很少被提起,但他却是个狠角色,不声不响就把关羽给整没了,最后还在东吴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这事儿说出来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潘濬从小就在武陵郡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家里的田地多得数不清,每年光收租子就能收好几万石粮食,在当地可是一等一的大户人家。
他爹给他请了最好的老师,那个叫宋忠的大儒在当时可是响当当的人物,跟司马徽齐名,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人才。
潘濬从小就聪明,学东西特别快,不到二十岁就当上了江夏郡从事,这在当时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在荆州的官场上,潘濬就像是条泥鳅,滑不溜手的,谁都抓不住他的把柄,但他却能把所有人都拉到自己这边来。
刘备来荆州的时候,潘濬立马就抱上了大腿,没多久就当上了治中从事,管着整个荆州的政务。
每天上朝的时候,那些武将们看他都得绕着走,因为谁都知道得罪了他,下次要粮草可就难了。
关羽来了之后,潘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这个粗鲁的武将整天对他呼来喝去,把他当成了跑腿的。
但潘濬心里门清着呢,他知道关羽再厉害也得靠他来管钱管粮,所以表面上装孙子,背地里却在琢磨着怎么收拾这个不懂规矩的武夫。
孙权这人可真会来事,专门坐着画舫来见潘濬,还装模作样地跟他谈诗论道,把潘濬哄得心花怒放。
两个人在后园里一边赏梅一边聊天,孙权说话特别有水平,把潘濬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孙权还特意说起关羽对潘濬的不尊重,说要是在东吴,像潘濬这样的人才肯定重用,这话说得潘濬心里直痒痒。
潘濬一听这话就动心了,他在关羽手下憋屈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有人懂他了,当场就把荆州的底细全抖搂出来了。
孙权听完直乐呵,当场就拍板说事成之后让潘濬当军师,这下潘濬彻底倒向东吴了。
从这天开始,潘濬就开始在暗地里使坏,把荆州的军政系统搞得一团糟。
他先是联系了糜芳和傅士仁,这两个人本来就对关羽有意见,一听有好处立马就答应了。
然后他又把荆州的军事部署图画得清清楚楚,连暗哨在哪都标注得明明白白,直接送到了孙权手里。
关羽在前线打仗,后方却被潘濬搞得一塌糊涂,要粮没粮,要兵没兵,急得直跳脚。
潘濬把世家大族都拉拢到自己这边,让他们囤积粮草不给前线送,把关羽气得直摔杯子。
吕蒙的大军一来,糜芳和傅士仁立马就把城门打开了,关羽的退路被彻底切断。
最绝的是,潘濬还亲自带兵去剿灭了两个忠于关羽的将领,这个文官居然还会打仗。
关羽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最后会栽在一个整天舞文弄墨的书生手里。
潘濬在东吴过得可滋润了,当上了辅军中郎将,那些以前看不起他的武将现在见了他都得毕恭毕敬。
他每天该吃吃该喝喝,写写诗作作画,活到七十多岁才走,这结局不知道比关羽强到哪里去了。
最有意思的是,历史上骂糜芳和傅士仁的人多了去了,可是真正的主谋潘濬反而没人提。
这事说白了就是,有时候聪明人就是比莽夫活得长,这大概就是历史给我们开的一个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