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偷饭,我们有没有罪?

枫语联翩 2020-07-21 01:23:55

(1)

近期,媒体报道:某知名大学的本科生,因为在南京多次“偷外卖”被刑拘。

此事一经媒体报道,立刻引发热议;

名牌大学生,正在努力考研,家庭贫困,兄弟姐妹辍学,只为了供他一人读书,多次偷外卖;

这些词汇连在一起,立刻触动了普通人心中那颗为正义呼吁呐喊的神经;

马上,网络就出现了:“放他一码,在偷饭大学生面前,我们都有罪”的自省救赎;

还有“不是实在没饭吃,谁会去偷?刑拘太过分了”的仗义畅言;

社会仿佛一个黑洞,用贫困饥饿吞噬了一个有为好青年的前途;

社会有罪,我们都有罪。

而今天,警情正式公布:

经查,李某某(男,24岁,前期新闻报道中化名为“周某”),2018年毕业于湖南省衡阳市某大学,同年到南京打工,目前在南京某公司工作,有固定收入,其租住在南京市雨花台区某小区。

因5月31日购买的外卖在小区门卫处被人拿走,遂产生报复和占便宜的心理,多次盗取他人外卖餐食。

这就是一个人屡次偷外卖而被抓的寻常事件;

没热点,没隐情,更没任何背景;

周某两年前就已经毕业了,有工作有收入,早已不是大学生身份了;

而可笑的是,第一手爆料的媒体却使用了”知名大学本科生”的身份来报道;

在事实面前,那些奔走疾呼的网络救赎者才逐渐调整成静音模式;

一个屡次偷窃者被警方刑拘,究竟社会有没有罪?

(2)

真相大白,还原事实;

想要引发社会争议,成为热点,一定要制造出一些反差和矛盾;激起民众激愤情绪,形成几方争霸赛事;

杠精出没,争的脸红脖子粗;

事件就越热越烫手,胜利完成扭曲事实的使命。

一件事如果平平常常,偷盗被刑拘,打人要犯法,损害要赔偿;

道理明显摆在那里,不辩而明,激不起任何水花;

就会辱没渲染热度的使命。

民众情绪渲染,会对事件走向带来影响。

(3)

但假如,事实就是一个努力考研的大学生,家庭贫困,兄弟姐妹辍学供其读书;实在太饿了,才不得已偷窃外卖填饱肚子,这样的剧情是否真能让偷窃更加合理呢?

是否社会有罪,我们都有罪?

是否真的情有可原呢?

答案还是“不能”;

在触犯法律边界的事情上,没有任何隐情可以原谅不合法的行为。

能够准备考研,最少也20岁了,有手有脚,怎么就不能混饱肚子?

好的工作找不到,差的工作怎么也能找到;不过就是辛苦点,累一点;

但是环境的改观不都是从艰苦岁月中拼命苦熬换来的?

让自己承担人生责任,用自己的能力,努力,行为来衡量自身价值;

相比偷窃来说,无论多么辛苦挣得的收入也是光明正大,理直气壮的;

这是为尊严而战,会远离偷窃的界限。

因家庭贫困太饥饿了而偷窃,不能成为软弱的借口;

社会承担匮乏之责,但不会为软弱担责。

(4)

人天生追求公平,遇到境况凄惨的底层谋生者更会激发内心的天使般光明;

为正义而奔走相告,为同情而豁免特权,想要维护社会公允;

只是,正义和同情在个人主观情绪渲染下,有时候不免有失偏颇和滥用。

一件事发生,首先有个客观事实;

然后,经过人为描述,有可能夹带着个人主观色彩,就比如“知名大学生偷窃外卖”;

再之后,是第一波舆论观点,就比如网络舆论:“放过他吧,社会都有罪,我们都有罪”;

此时这个观点已经被情绪渲染,偏移了常量;

最后,形成主张和诉求;

这个诉求就已经不理性,不客观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在事实描述的部分,表述事实,而非渲染主观臆断信息;摒弃观点中的个人色彩和情绪的裹挟;

最终,做到尊重事实。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

0 阅读:53

枫语联翩

简介:以独特视角看世界,注重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