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澶渊之盟】30万匹两
1004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大举南侵,辽军未能占领任何重要城堡或军事要地,孤军深入(作者认为)。在澶州城下,辽军主将萧挞凛被宋军床子弩射杀(宋军应不知是萧挞凛),“萧太后”,就是承天太后萧燕燕请和,宋真宗派曹利用出使,最终签订【澶渊之盟】。
宋朝每年向契丹赠送:绢帛二十万匹,银十万两。

2.【庆历增币】【重熙增币】20万匹两
1042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扬言南侵,宋仁宗派富弼出使,经过再三磋商,在澶渊之盟30万匹两的基础上,再增加银绢各十万。
辽兴宗敲诈成功!
3.【西夏称臣】22.3万匹两,茶4万斤
1043年,大夏皇帝赵元昊(李元昊,拓跋元昊,曩霄都是他)因形势所迫,遣人到宋投诚,大宋为了让大夏称臣,宋仁宗答应每年“赠送”给赵元昊绢帛13万匹,银5万两,茶3万斤。再加上逢年过节、生日礼物等“赏赐”,大宋每年向大夏合计“赏赐”22.3万匹两银绢和4万斤茶。
买回来的面子就是贵。
4.【海上之盟】与【靖康之难】战争赔款都是天文数字
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金开始不断打败契丹,宋徽宗派人与金达成海上之盟,相约夹攻契丹。
宋为赎回燕京和六州,把本来应该给契丹的五十万岁币给了金,另加代税钱100万贯,粮20万石。
1126年,宋向金割地求和,犒师费用,金500万两,银5000万两,牛马1万头。宋钦宗搜刮京中民财,仅得金20万两,银400万两。
后因宋朝反复无常,金又加索:金1000万锭,银2000万锭,帛1000万匹,宋朝已给不起,于是靖康之难来了,只好亡国。
故曰: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笔者曰:花再多的钱放到航空母舰上都值,花再多的钱放到国防上都对。把钱花在国防上和花在战争赔款上,我选国防。
参考书籍:顾颉刚《宋蒙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