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副总理陈永贵去世,为儿子修改遗嘱,4个子女现状如何

历史书香茶馆 2023-10-15 09:52:42

众所周知在毛主席晚年时提拔的众多工农兵干部中,就属农民出身的陈永贵名气最大,其当年风头甚至一度盖过时任副主席的王洪文。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被誉为“农民副总理”的陈永贵,乃是“农业学大寨”的一面鲜亮典型的旗帜。于1975年之时,61岁的陈永贵被当选为副总理。然而憨厚朴素的陈永贵,却有着一段极为悲惨、且心酸的不寻常遭遇。

据史料记载,陈永贵原本是山西昔阳人。小时候由于家里太穷,家中大部分亲人都被饿死,长年累月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在他5岁的时候,父亲带他逃荒到大寨村生活。然而就在他们好不容易生存下来后,父亲却在次年病重去世。

成为孤儿的他更是悲惨、心酸,此后开始给地主家放牛、做工。那时候他年纪尚小,且又无父母照顾、庇佑,经常过着饱受欺压的悲惨生活。

一直到解放后,陈永贵凭借自己的勤劳,终于慢慢过上好日子。陈永贵为人踏实、肯干,靠着一手种地的好本事,不但成为了全国各地的典型劳模,而且还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但是由于他的文化水平不高,工作起来非常吃力。在解放后,他主动参加了扫盲班,逐渐能认识了一千多个字,此后也能正常的读书、看报。

但是自从他的职务提高后,其自身的短板亦是开始显露出来。于1975年之时,陈永贵被任命为副总理一职。负责分管农业方面工作。不过他一直没有领取副总理职位的工资,还是按照大寨的工分。

除此之外,陈永贵一直坚守原则,对自身和家人的要求非常严格,每次外出工作和接到外宾时,若是受到礼物,他都会如数上交给组织,从不拿公家的一分一毫。对于陈永贵这样廉洁的品质,众人都是钦佩不已。

于1980年时,当了5年副总理的陈永贵主动申请辞职。辞职被批后,组织考虑到他的贡献,以及其身体不好的缘故,于是决定留在他北京生活、安享晚年,同时还为他保留了警卫员、炊事员。

除此之外,组织还将他和家人的户口都转到北京,以此方便他们一家人团聚。于1980年的年底之时,陈永贵将妻子宋玉林、小儿子陈明亮接到北京生活。

据悉陈永贵有四个子女,但是只有小儿子陈明亮的户口转到了北京。后来陈明亮回忆说,若是当时他满了18岁,到了能自立的年龄,那么父亲肯定不会让他到北京。

而那时候陈永亮刚好小学毕业,所以正好到北京念初中。陈永贵一生吃够了没文化的亏,所以很盼望儿子能够多读书,能考上大学。

而正是为了能让儿子上大学,陈永贵在去世前还曾为儿子修改遗嘱,并为此和妻子大吵一架。

于1986年的3月之时,陈永贵在去世前留下了8000多元。原本他立下遗嘱,将这些钱全部交党费。但是妻子不同意,因为小儿子陈明亮要面临高考,以及之后上大学的费用。若是陈永贵把遗产全部交党费,那么儿子就没有读书的学费了。

最后,陈永贵无奈为儿子修改了遗嘱,从8000元遗产中留下一部分钱,以此作为儿子的学费。但是遗憾的是,陈永贵未能亲眼看到儿子读大学,此为他临走前的最大遗憾。

不过,好在他的4个子女都非常争气。其小儿子大学毕业后,凭借自己的努力经商、做生意,最终成了富甲一方的大富商。而其长子陈明珠,曾在昔阳县担任宣传部长,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20多年,退休后过着低调的普通生活。其次子陈明善于17岁参军,在部队里表现不错,被批准入党,复员后当了一名普通的电力局工人。而陈永贵的女儿则一直在昔阳县档案科工作,亦是过着平凡的普通生活。陈永贵一生勤劳踏实、为国为民,他的4个子女亦是现状安好,皆都过着低调的踏实生活。

0 阅读: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