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976年的9月9日零时,83岁的毛主席在北京病重逝世。得知噩耗后,远在上海的贺子珍悲痛欲绝,几乎当场昏厥过去。在此后的日子里,她时常陷入巨大的悲伤情绪,时刻思念了已逝的毛主席。
3年后,在1979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很多老一辈革命同志纷纷提议,希望组织能增选贺子珍为全国政协委员。对此,邓小平立即作出相关指示,众望所归的贺子珍被增选为政协委员。
得知这一消息后,贺子珍更是激动万分,同时向组织提出了3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想去北京看看;第二个要求是去瞻仰毛主席遗容;第三个要求希望去一次天安门。
贺子珍提出的这3个要求,其实是藏在她心底多年的期盼。或许很多人都想不到,作为革命早期前辈,且又是毛主席的妻子,贺子珍连去一次北京都如此艰难、奢侈。而其中背后原因,更是令她心酸且难过。
据历史资料记载,贺子珍是1937年离开延安的,此后一直在莫斯科生活多年,期间受尽了凄楚和悲痛。直到1947年之时,贺子珍在老战友王稼祥的帮助下,终于带着女儿回国生活。
回国后,贺子珍曾多次提出见一见毛主席,而其妹妹贺怡亦是希望他们能早日复合。但是由于当年前方战事紧急,以及各种特殊原因,所以贺子珍并未见到毛主席。
直到1949年的时候,当毛主席搬到香山别墅后才稍有空闲。随即,贺怡前去找毛主席谈话,希望他和贺子珍能恢复关系。
对此,毛主席摇摇头,直言说贺怡太不懂事。听到这里,贺怡仍旧问道:“我姐姐贺子珍想到北京,到底行不行?”毛主席沉默半响,然后说道:“那就按中国的老传统办吧。”
有了毛主席这句话后,贺怡以为可以让姐姐贺子珍到北京了。于是在建国前夕,她带着姐姐贺子珍坐上了远赴北京的火车。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她们乘坐的火车即将进入北京车站时,半路上却上来两个人,坚持不让她们到北京。
无论贺子珍和贺怡如何解释,但是最终还是无果。贺怡一气之下自己去北京找毛主席,当面质问到底是谁下的命令。然而,毛主席对此毫不知情,后来才知道是康生安排的此事。
后来贺子珍在上海生活了整整三十年,期间一次都未曾去过北京。即便毛主席逝世之时,她都未曾有机会赶过去见他最后一面。因此前往北京,也就成了贺子珍晚年的最大心愿。
原本这些痛苦、伤心的往事,都被她深深埋葬在心里。即便她万般思念那个人,但是为了不给他人添麻烦,所有的苦楚和眼泪,她亦是只能独自咽下、承担。
直到1979年时,当她得知自己被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后,这才小心翼翼、且难过地提出了这3个要求。而邓小平在得知此事后,特地派专机接她到北京。
最后,在女儿李敏和女婿孔令华的陪同下,贺子珍终于抵达北京了。在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时候,她忍不住悲伤痛哭,所有的思念顿时如眼泪般倾巢而出。临别的时候,她一直望着毛主席巨像,久久不愿离开。于1984年4月19日时,贺子珍在上海病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