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965年的9月时,被撤职6年的彭德怀突然接到毛主席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说毛主席要亲自与他通话。电话接通后,毛主席开门见山地提出要见他一面,要求他立即赶往中南海。
彭德怀推辞不行,只得立即换了衣服赴约。前去中南海的路上,彭德怀还在不停的思虑:自己已经被撤职罢官整整六年,为何毛主席突然请他出山?
带着这个深深的疑问,彭德怀忐忑不安地赶到了熟悉又陌生的中南海。下了汽车后,彭德怀看到毛主席早就在颐年堂等候多时。不等他开口,毛主席便立即大步走了过来,然后紧紧地握住了他的双手。
这是自1959年的“庐山会议”一别后,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此时双方都非常激动,两双手紧紧地握着,久久不愿松开。
一番寒暄过后,毛主席微笑地看着彭德怀,然后将此次邀请他出山的原因说了出来。原来,彼时的新中国正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不但中苏“兄弟”关系逐渐破裂,而且边境之内还有印度等等国家虎视眈眈,再加上美军正在侵占越南的领土,其战火随时都可能蔓延过来。
鉴于以上各种复杂形势,于是中央决定加快战略后方大三线建设。经过数日的考虑后,毛主席认为让彭德怀前去西南大三线抓建设最为合适,于是突然一通电话打过去,真诚地邀请被撤职六年的彭德怀出山任职。
得知这个原因后,彭德怀先是一怔,然后有些发火地说道:“不去,我都已经背了一身臭名,我还去干什么!”
毛主席见他还在为当年“庐山会议”一事生气,于是便好言好语地劝道:“这有什么嘛,哪怕是真臭了,臭了也可以香起来嘛!我们之间有一些分歧,这也不要紧嘛,不过要顾全大局啊。在大局面前,我们都要将个人问题放一放。”
在毛主席推心置腹的劝说下,性格直爽、诚实、正义的彭德怀终于慢慢想通。过了好久后,他坚定地说道:“行!主席,我听您的,我决定去大西南!”
毛主席微笑道:“我就知道,彭老总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去了西南,也许能搞出一点名堂来!现在西南建设由西南局书记李井泉为正,程子华和你,以及其他几位同志为副。”
毛主席提到的这些人,很多都是彭德怀过去的部下。而此次彭德怀出山,远赴西南大三线任职,将会在昔日老部下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不过彭德怀向来直爽,并未在乎、计较这些。彼时的他仍旧心系天下,时刻关心着国家和人民,于是他爽快地说道:“行,一切听从毛主席和组织的安排。”
毛主席和彭德怀此次在中南海颐年堂的谈话,从早上一直进行到中午12点才结束。后来刘少奇和邓小平等人来过来,一一同多年未见的彭德怀握手问候。
一别多年,看到答应“出山”的彭德怀后,大家都显得非常激动。而此时的彭德怀更是壮志满怀、激动不已,时刻准备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然而,世事难料、造化弄人,此去经年一别,之后彭德怀的形势更是愈发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