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现代化为目标的整体发展观(1978-1992)
在深刻总结历史错误,特别是“”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基础上,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果断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他们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围绕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主题,以现代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实事求是的胆略,逐步形成了以“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主线、以全面现代化为目标的整体发展观。
一、整体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1.初步形成期(1978-1982年):在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观。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并指出经济发展需兼顾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他提出以全面现代化为目标的整体发展观,强调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基本形成期(1982-1987年):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民主与法制、改革开放与反腐败都要兼抓的观点。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内容。此后,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将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更全面和科学的现代化。
3.进一步发展期(1987-1992年):在整个2世纪8年代,邓小平持续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平衡发展。他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明确了整体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发展是硬道理,要通过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发展,同时两个文明要协调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已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邓小平基于中国现代化实际,对现代化目标进行多角度、立体的构建和设计,并规划了具体步骤。
第一,遵循世界现代化规律和新发展观,提出包括物质和精神文明在内的“富强、民主、文明”的总体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认识的新飞跃和战略思想的成熟。
第二,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追求,提出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第三,基于中国国情和社会基础,实施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步骤。这一步骤体现了增长与发展的统一,包括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等战略重点。
中国社会发展的制度依托
选择正确的道路是决定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成为现代化的制度依托。邓小平论证了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独立自主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增长手段,更在于为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价值引导。
中国社会发展的保障机制
社会发展需要良好的国内外环境。邓小平强调和平的国际环境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并据此调整对外政策,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国内,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政局稳定、经济稳定和政策稳定是实现稳定的关键。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是保持稳定的基石。
评析整体发展观
一、整体发展观的进步与超越
整体发展观是对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的扬弃。相比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整体发展观在十个基本特点上展现出显著的优势:
1. 目标:超越单纯的工业化,强调富强、民主、文明的全面现代化。
2. 标准:不再仅依赖工农业总产值指标,而是强调更为全面的国内生产总值。
3. 途径:从增长优先转向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统一。
4. 重点:不仅重视重工业,也将轻工业和整个工业作为发展重点。
5. 方式:积极推进从外延式与粗放式向内涵式和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6. 型式:从积累优先转向积累与消费并举的发展策略。
7. 区域发展: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超越均衡发展观念。
8. 动力:从生产关系革命的误区转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9. 态势:保持赶超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的全面发展。
10. 层面:超越经济发展的单一层面,强调社会层面的兼顾与发展。
整体发展观是我党发展观的一次飞跃,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整体发展观面临的重要转变挑战
尽管整体发展观具有诸多优势,但在一些重要层面上,它尚未完成观念的完全转变。由于整体发展观是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尚未完成根本转型的条件下形成和实施的,因此,转轨中的摩擦制约了中国发展观的进一步转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依然影响深远,与整体发展观交织在一起。
2. 在产值增长与经济总量规模扩大方面,依然强调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
3. 虽然抛弃了“跃进式”发展的主观愿望,但经济“波浪式”发展的期望依然存在。
4. 虽然提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但在实际经济工作中并未完全实现。
因此,到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诸多在原有发展观框架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对原有发展观进行进一步的扬弃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