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福建电视台台长俞月亭在李栋的建议下,打算将两大古典奇书之一的《聊斋》拟拍成一部60集的电视系列片,以探索小台、穷台如何快速发展电视剧创作的新道路。
福建电视台用了3年的时间,分三个批次,以“边拍边播、以剧养剧”的方式,才完成了大约50个剧目的拍摄。
之所以会用这种“全新”的制播模式,主要是因为台里的经费有限,难以支撑全部剧目的拍摄。
另外,当时的福建电视台,整个电视剧部也只有16个人,根本凑不齐一个摄制组,人手更是严重不足。
正因如此,当他们提出要将古典文学《聊斋》电视剧的时候,还遭到了不少人的冷眼。
在那个年代,改编古典文学著作是一个大工程,很多电视台连想都不敢想,更别说像福建电视台这样综合实力不怎么样的小台了。
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的这个决定简直就是“荒唐”,是在自取其辱。
所以,当时还有人说他们是在做一个“天方夜谭”的“聊斋梦”,讽刺之意不言而喻!
那么,一个地方电视台,在人力和经费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拍摄出可以和央视四大名著比肩的电视剧的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88版《聊斋》电视系列片的幕后故事。
1986年3月,俞月亭刚到福建电视台报到,就接到了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对俞月亭说:“福建台的电视剧创作进展很慢,很多台都跑到我们前面去了,你去以后好好抓一抓。”
在电视剧创作方面,福建电视台的起步算是比较早的,但是在全国省级台节目交换中年年“欠账”,成了有名的“欠债户”。
俞月亭在回忆录中说,当时国内还没有形成电视市场,省级台之间实行的是交换制,即一个台拍了一部电视剧,就复录成30多盘录像带分送给全国30多个省级台,其他台也一样。
但是福建台从1979年到1986年, 8年间一共才拍摄62部(集)电视剧,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短剧和小品,平均下来每年还不到8集。
这样的产量,想不落后都难。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穷”,人手严重不足。
那时候的福建电视台,整个电视剧部只有16个人,根本凑不齐一个摄制组,并且台里每年拨给他们的经费也只有20万,按照当时的行情,这点钱最多能拍4集古装剧。
靠这一点人力和经费,就想改变电视剧创作落后的面貌,谈何容易?
俞月亭经过了解之后发现,除了人力、财力等客观因素制约了电视剧的发展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台里的领导不敢轻易尝试创新。
他们接受不了别人的建议,导致台里一些很有想法的人都没有了创作的积极性。
比如在台里电视部当编剧的李栋,他就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非但没有被采纳,反而被认为是“胡思乱想”、“歪门邪道”。
多次碰壁之后,李栋就把目光转向了外面的世界,不仅写小说到处投稿,还在外面接影视剧本。
为了方便干“私活”,李栋就在外面租了房子,平时很少到台里去,就连工资都不按月去领。
编剧没有创作的积极性,领导没有开拓创新的思想,电视剧创作又怎么会有好的发展呢?
于是,俞月亭当即决定打破常规走创新的道路,启用很有想法但“怀才不遇”的李栋。
正是他的这个决定,才促成了《聊斋》的诞生。
由于李栋的行踪飘忽不定,租住的房子又严格对外保密,俞月亭几经周折才打听到他春节回家过年的消息。
拿到李栋老家的通信地址之后,俞月亭言辞诚恳地给李栋写了一封信,请他为发展和繁荣福建电视剧创作出主意。
春节过后,李栋主动找到俞月亭,他先是吐露了这些年坐“冷板凳”的经历,然后问俞月亭是不是真的想改变电视剧创作落后的面貌?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李栋建议拍一部古典文学著作。他说改编古典文学著作是一个电视台综合实力的体现,如果能搞成,一定能让全国电视界刮目相看。
李栋结合福建台的实际情况,就把目光锁定在了“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的古典奇书《聊斋》上。
《聊斋》不像其它古典文学巨著,故事相对独立,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对于像福建台这样的小台来说,再合适不过。
此外,李栋还建议俞月亭将《聊斋》拍成一部60集的电视系列剧。
听到要拍成60集的大制作,俞月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中央电视台拍《红楼梦》都只拍了32集,福建电视台只是一个地方台,一年的经费只有20万,可能吗?
看到俞月亭疑惑的表情,李栋当即就表态说:“你放心让我来操作,我不要台里的一分钱,只要给我配一个助手就行。”
有信心是好事,但改编古典文学可开不得半点玩笑,于是俞月亭就让李栋写一个可行性报告。
在那份可行性报告中,李栋提出,先找一家合作单位投资20万,用这些资金拍4集制成录像带出售,收回成本后再拍6-8集,如此循环往复。
到最后,拍摄的集数会越来越多,估计用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60集的摄制任务。
人力方面,由于李栋之前和很多电影制片厂都有过合作,他可以邀请到全国一流的电影剧作家分头创作剧本。
剧本创作完成后,再从电影厂邀请导演、摄影师和美工等主创人员参加摄制,他保证可以同时组建几个摄制组开工。
这个方案比较“大胆”,因为在当时有一种说法,电视台筹钱请(外面的)人来拍摄是“讨了饭来养别人的孩子”,如果真这么做了,俞月亭必定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即便如此,俞月亭还是铁了心要拍!
不久之后,李栋就从南昌电影创作研究所所长张刚那里拉来了20万的启动经费。
除了合作拍摄、联合署名,盈利后归还投资以及适当分红外,张刚没有再提任何条件。
南昌电影创作研究所是张刚辞去公职后,在改革开放伊始时创建,虽然挂在南昌市文化局,但是没有要国家一分钱,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自负盈亏。
张刚招聘了十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代电影制片厂拍片,自己写剧本,自己当导演,拍完后又自己包销,超出部分归研究所。
这样的做法在当时是很超前的,不得不说,张刚确实是一个比较有“远见”的人。
而张刚的远见,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馈,仅仅是一部叫《风流局长》的影片,就让他获利几十万元。
1987年3月,《聊斋》录制组正式成立,剧组在刚建好的公正新村租了几间民房作为办公地点。
随后,李栋就邀请到了十多位全国知名的电影剧作家,山东大学教授、《聊斋》研究所所长袁世硕(文学顾问),举行了为期12天的创作研讨会。
在这次会议上,一共敲定了60篇优先改编的剧目,并落实好了任务和交稿时间。
借着开创作研讨会的噱头,福建电视台又通过新闻媒体大肆宣传,将消息推向全国和海外。
《人民日报》报道说:“一支由中国著名剧作家组成的创作队伍,近日开赴福建宁德附近的一个海岛,为中国古典文学两大奇书之一的《聊斋》,编写电视系列剧剧本。”
在新闻媒体的发酵下,福建电视台要拍《聊斋》的新闻,被传得人尽皆知。
不少导演、剧作家听说要拍《聊斋》的消息后,就纷纷给《聊斋》录制组写信,希望能够加入到电视剧的创作中来,还有一些直接就找上了门来。
上海电视台的制片人刘印平(后来更名为刘大印),是第一个加入《聊斋》主创团队的。他先是找到李栋,在李栋的介绍下才认识了俞月亭。
刘印平对俞月亭说:“几年前我就想搞《聊斋》了,因为职位调动就没有搞起来。听说你们要搞,还请到了这么强的创作阵容,这么大的气魄,我想参加,你们要不要?”
俞月亭以为他是开玩笑,因为上海电视台可是数一数二的大台,很多外地的影视从业者想进都未必能进去。
没想到刘印平却非常认真:“搞《聊斋》是我多年的心愿,我是真的很想参加。”
制片这一块至关重要,李栋正愁着找不到帮手,于是他就开始帮着刘印平劝说俞月亭。
“我是个耍笔杆子的,看看剧本可以,要讲制片那一套还真一窍不通,如果大印能来就太好了,有我们两个做你的左右手,你就不用担心了。”
在李栋的劝说下,俞月亭就以拍摄《聊斋》缺少制片主任,请求上海电视台支援为由,把刘印平借到了福建电视台。
在这之后,《聊斋》录制组又陆续收到了很多导演写的自荐信。不少大导演,更是直接带着自己的团队加盟了进来。
其中,有87版《红楼梦》的导演王扶林、《努尔哈赤》的导演陈家林,以及有着“中国电影祖师爷”之称的谢晋。
一时间,来自天南海北的影视从业者像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地汇聚到了福州。但《聊斋》录制组的经费有限,所以他们就对外放出狠话说,想要挣钱的都别来!
即便如此,到最后整个剧组还是汇聚了数十位导演、几百名演员、二三十位编剧和其他不同分工的上千位影视从业者!
另外,李栋还邀请到了著名导演苏里担任艺术顾问,著名剪辑师蓝为洁担任剪辑顾问,著名美工师丁辰担任美工顾问。
不仅如此,他还通过他的朋友,著名油画家刘宇一邀请到文怀沙、阳翰笙、曹禺、冯至、王朝闻、姜椿芳、范曾等文学艺术界大家担任《聊斋》的总顾问。
这支队伍,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文艺界的半壁江山。这样的阵容,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
俞月亭在回忆录中也曾说过,能组织到这样的阵容,全靠李栋交际广泛。
然而,阵容虽强但“质量”却很难做到统一,毕竟导演的能力良莠不齐,原本就是一个“硬伤”。
第一批《聊斋》剧目刚刚开拍,就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在《聊斋》的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电视台的某位导演把事先拍好的几组镜头放给记者们看,并介绍说,这些镜头都是这几天拍摄的戏中最精彩的。
而这些所谓的精彩镜头,却暴露了很多质量上的问题。比如摄像缺少创意,镜头死板;演员的气质不对,不会演戏等等。此外,剧组为了省钱,服装用的是舞台戏装。
担任艺术顾问的苏里看完后,悄悄对俞月亭说:如果戏这样拍,问题大了。
到场的新闻记者也是非常失望,说如果《聊斋》就只是这样的水平,他们连开机仪式的新闻都不想发了。
拍《聊斋》的消息早已被传得沸沸扬扬,如果就只是这样的水平,福建台只能成为别人的笑柄,以后怎么拍戏?
俞月亭当机立断决定停机整顿,该换的演员一定要换,该做的服装一定要做,该补的程序一定要补。
考虑到要照顾到个别导演的面子,还是让他继续执导,不过艺术顾问苏里会进剧组协助。
这一整顿就停了50多天,经费也损失了不少,好在不少人都从中汲取了经验和教训。为了拍出俞月亭“满意”的作品,很多导演在挑选演员的时候,也是下足了功夫。
因此,还有人评价说,《聊斋》是一部全员绝色的电视剧,每一个角色都堪称一绝。
当然,这个“绝色”很可能是说剧中的众多美女。
不可否认,《聊斋》确实是美女如云,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每一个都惊艳了时光。
其中有英姿飒爽的“扈三娘”郑爽、“最美苏麻喇姑”茹萍、唯一演遍四大名著被称为“第一古典美女”的何晴、还有“大陆第一美人”陈红。
1988年9月,第一批《聊斋》电视系列片播出以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日本的东和公司,更是不惜重金买下了80集(部)《聊斋》电视播出权和录像带放映权。
对方先后两次向福建电视台支付了两笔款项,共计25万美金,加上在东南亚等国的版权费用,第二批15个剧目共25集的拍摄计划,就被排上了日程。
与此同时,《聊斋》录制组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两三个人的摄制组,专职为拍摄地制作宣传片、广告片筹集资金。
这个做法比卖录像带更有效果,很快剧组就筹集到了一大批资金,从而加快了《聊斋》拍摄的速度。
遗憾的是,1990年的时候,福建省省委宣传部突然免去了俞月亭台长的职务,致使《聊斋》的录制计划中道崩殂了,而原本打算第四批开拍的《画皮》、《聂小倩》等名篇剧目也被迫终止了。
据统计,《聊斋》录制组大约完成了50个剧目的拍摄,差不多80集。当时在全国30多个省级台播出的只有43个剧目,一共69集。目前通行版为47个剧目,总计72集。
为什么说大约呢?那是因为有几个剧目拍完了,但是后来都被“毙”了,比如《水莽草》、《凤阳士人》等。
插一句题外话,《凤阳士人》在网上还可以找到资源,是由张莉主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最后,再来聊一聊主题曲《说聊斋》。
俞月亭在回忆录中说,还在第一批剧目筹拍阶段,他们就已经开始考虑《聊斋》的主题曲了。
因为《聊斋》是系列剧不是连续剧,没有连贯的故事,所以他们就打算用一首优美动听、通俗易唱的主题曲,把60来个独立的故事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系列。
词作者是有着“词坛宗师”之称的乔羽老爷子,与苏里是老朋友,他俩曾在电影《刘三姐》中合作过。
乔老爷子很欣赏俞月亭等人的魄力和胆识,答应免费为《聊斋》作词。等到歌词寄来后,俞月亭就征求乔老的意见让谁谱曲,他建议请王立平。
王立平自从为《红楼梦》谱写曲子轰动了整个歌坛后,片酬早已水涨船高。俞月亭担心要价太高,就有点为难。
乔老爷子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给800元钱,作词、作曲、演唱以及配乐、录音等一切费用全包了,行不行?”
800元还包括录音等一切费用,俞月亭自然满口答应。
过了一段时间后,由乔羽作词、王立平作曲、中央乐团配器的录音带就寄到了剧组。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中的配乐加入了电音等新潮元素,加之那些鬼气阴森的画面,将恐怖的氛围烘托到了极致,无数人更是将其称之为 “童年阴影”!
另外,《聊斋》采用边播边拍、以剧养剧的制播模式,在那个年代绝对算得上首开先河,而这种全新的制播模式,后来还被很多小台、穷台争相使用。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93版《新白娘子传奇》,也是采用这种制播模式。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当初可以和央视四大名著比肩的电视剧,已然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此境遇,着实让人嘘嘘不已!期待未来的影视行业,能拍出更多优质的作品。
差点被吓尿了,不开灯不敢看[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