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涉密助理工程师因何被判死刑?与歼35有何关联?

易逸尘说 2025-03-27 12:36:07

近期,中国官方媒体披露,某科研院所助理工程师刘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死刑。中国对间谍罪的量刑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反间谍法》,依情节轻重,轻可判3至10年,重可判10年以上直至无期徒刑或死刑,刘某显然涉密情节严重。部分外国社交媒体称,刘某泄露的情报涉及刚亮相数月的歼35战斗机,因而被处以极刑。不过,外媒说法多为猜测,尚无确切依据。

仕途失意萌恶念

据官媒报道,刘某叛变前并无明显征兆。或许是在单位晋升选拔中未获职称提升,自觉未受单位重用与提拔,遭受不公待遇,心中怀恨,遂愤然离职。离职前,刘某拷贝留存大量涉密资料,起初意图要挟报复原单位领导,却未能如愿。

炒股赔钱陷债务

离职后,刘某投身金融投资机构,期望通过炒股赚大钱,令昔日轻视他的人刮目相看。然而,因对股票市场缺乏了解或急于求成,他炒股亏损严重,不仅借遍父母、朋友、亲戚的钱,还大量置办信用卡、网贷,最终深陷债务深渊,难以自拔。

出卖情报用手段

刘某曾在国家涉密单位工作,接受过内部培训,掌握诸多常人不知的信息,反侦察能力极强。为出售情报,他精心设计一套独特方法,主动联系境外间谍并投靠。此后,他使用匿名电话卡与对方联络,用只有他们知晓的“黑话”交流,通过多个平台账户收钱。

情报遭嫌跨国售

但境外间谍似乎将刘某当猴耍,给钱极少,且在刘某展示手上“货”后,联系一段时间便不再理会。因对方给的钱无法填补债务窟窿,刘某竟主动前往境外,辗转多国兜售情报,全然忘却反侦查手段。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刘某多次售卖情报后终露马脚,被我国国家安全机关抓捕归案,最终被判死刑。

主动叛变难原谅

刘某事件恶劣之处有二。其一,他主动向外国间谍机构发出投靠申请并提供情报,属主动叛变,不可原谅。其二,他的涉密培训经验为其从事间谍活动提供便利,增加执法单位办案难度。外媒称刘某涉密的军事武器正是去年珠海航展上展示不久的歼35A。

歼35的闪光点

歼35A是中国第二款五代机,由沈飞研发,专为解放军空军打造。官方介绍歼35将成系列,涵盖海军舰载版与外贸出口型号。航展期间,歼35A进行实机机动性展示,成为亮点。它是典型中型机,比歼20小巧,成本较低,隐身性能与F-35不相上下。歼35发展多年,前身是2012年出现的FC-31,期间多次传出“项目下架”,外界贬低声不断,最终获解放军认可,凝聚众多科研人员心血。

歼35的强实力

歼35隐身性能达到甚至超越F-35。美国空军参谋长称其设计“明显参考F-35”,但中国无法获取F-35作参考,若仅靠图片就能打造类似隐身与气动外形,这也算是一种“赞美”。歼35动力系统或先采用成熟发动机,后期换装更优发动机,双发配置容错率比F-35更高。推测其内部弹舱可携带6枚空空导弹,还能执行对地打击任务,并非单纯空优战机,配备的传感器雷达也符合经典五代机标准,能与歼20并肩作战。

泄密影响待确认

歼35尚未正式入役,外媒就称被刘某泄密,若属实,影响恶劣。不过,外媒说法未获佐证,需理性看待。有一种观点认为,刘某工作单位可能是隐身战斗机机身研制部门,其泄密最多涉及歼35机身材料、隐身涂层及部分机身构件设计图纸,关键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核心配置、实际数据,发动机型号、结构、参数、整机飞行性能测试数据、RCS模型参数等,他及所在单位可能并不知晓。

资料价值被看低

沈飞集团内部各研究所、厂相互保密,刘某非总设计师,无法获取歼35全部资料。且我国涉密内容分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刘某出卖的资料等级或许不高。从外国间谍机构对他的态度也能印证,若刘某掌握歼35核心数据资料,美方定会优厚对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间谍“花小钱”买资料后便不再联系,表明资料价值不大。刘某被判死刑,并非因外媒推测的歼35大量泄密,而是间谍罪本就应从重处罚,以警醒他人。在我国军工科技迅猛发展之际,对间谍行为必须严惩不贷。

1 阅读:762
评论列表
  • 2025-03-28 14:08

    一个助理工程师就能掌握这么多敏感信息本来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项目应该分散成很多个小模块进行研发各个研发小组之间只提供事前约定的标准和接口进交流和最后的组合,每个部门甚至每个研发人员都只能掌握自己手上的信息,甚至整个项目完成了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做的那部分是干嘛的。

  • 2025-03-28 13:09

    王八蛋,枪毙了感觉也不解气

  • 2025-03-29 08:45

    直接毙还是太轻了!

  • 2025-03-29 18:03

    汪精卫第二

  • 2025-03-31 06:09

    nnnn

  • 2025-03-28 22:12

    必须杀一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