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4日,内蒙古晨报发布消息称,针对日本近期提升的强震预警级别,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向在日中国公民发布专项安全提示。此次警示源于日本政府最新发布的南海海槽地震评估报告,该区域未来30年发生8级以上强震概率已由70%上调至80%,预计可能引发西起冲绳、东至福岛的连锁灾害,最严重情况下或导致近30万人遇难及1.8万亿美元经济损失。
使馆公告强调,日本作为环太平洋地震带国家,防灾准备尤为关键。去年8月宫崎县7.1级地震已触发政府"巨型地震预警",今年3月底公布的最新灾情模型显示风险持续升级。为保障在日同胞安全,使馆提出五项具体应对措施:
提升防灾应急能力:建议系统学习地震自救知识,提前备足3日份的饮用水、速食品及急救包等生存物资。特别提醒检查住宅抗震等级,必要时安装家具固定装置。
构建信息预警网络:推荐下载日本气象厅官方防灾APP,同时关注NHK等权威媒体渠道。可设置双重预警系统,将智能手机地震速报与社区防灾广播相结合。
制定科学避难方案:强调"黄金12秒"逃生原则,要求熟悉所在区域至少三条避难路线。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电子避难地图(https://maps.gsi.go.jp/),建议制作家庭专属防灾手册。
完善应急联络机制:所有在日人员需通过"中国领事"官方平台完成信息备案,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获得领事协助。建议组建同城华人互助群组,共享实时灾情信息。
审慎规划赴日行程:提示拟赴日人员关注外务部旅行警示,建议游客选择投保包含地震险的旅行保险,留学生应确认校方防灾预案,房产投资者需重点核查建筑物抗震标准。
使馆同时公布全天候应急联络方式,除日本当地紧急电话(警视厅110、消防署119、海警118)外,特别标注各领区领事保护专线。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告首次将防灾准备期明确为"震前72小时黄金准备期",建议定期开展家庭防灾演练。
专家分析指出,南海海槽地震带上次活跃期距今已超70年,当前地质监测数据显示板块应力值逼近临界点。此次使馆预警既体现对公民安全的高度重视,也为中日防灾合作提供了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