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天香
编辑|李国政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从4月8日23时24分起,至4月9日16时11分,约15个小时内,智己汽车和小米汽车上演了魔幻一幕——小米三连敦促,智己三次道歉。
4月8日晚,智己汽车第四款车型——智己L6在上海发布,不承想,小米SU7却成了发布会主角。会上,智己不仅多次提到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更是明晃晃地将小米SU7拿来作参数对比。
“雷总在发布会上已经清楚地PK掉了特斯拉Model 3,那我们今天就直接来看看L6和小米SU7的实力对比。”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在会上颇为自信地说。
从PPT上列出的部分核心参数来看,智己L6似乎占了上风,如小米SU7 Max版和智己L6超强性能版的对比中,L6的电池能量密度、峰值电压、15分钟充电补能等数据明显高于SU7。
对标本身难评对错,但谁都没想到,PPT却出现参数硬伤——误把小米SU7 Max版本前后双碳化硅电机,标注成了前IGBT后碳化硅模块的电机。
被“针对”的小米汽车,很快发现了问题。
最先发声的是小米汽车产品经理潘晓雯。4月8日22时,智己L6发布会结束后约半小时,她就在微博上表示:“小米SU7全系全域碳化硅,不仅前后电驱都是碳化硅,就连车载充电机(OBC)和热管理系统的压缩机都用了碳化硅。”
1个小时后,23时4分,刘涛在个人微博上致歉称:“由于产品信息的调研结果有误,发布会上有一处信息错误,小米SU7跟智己L6一样,都是前后电机都使用SiC碳化硅模块。小米SU7确实是我们非常尊敬的竞争队友,在此,我诚挚地向小米汽车和大家致歉。”
然而,对这份“不正式”道歉,小米汽车很不满,从8日23时24分到9日零点10分,半个多小时里,小米公司发言人连发3条微博,敦促智己道歉。
智己方面反应还算迅速,于9日零时47分,在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封致歉函。9日下午16时11分,智己官方再度发布微博,向小米汽车致歉。
前一份致歉函,盖的是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公关部的印章,另一份则升级盖上了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公章。两份声明在文字上也有很大不同。
前者相对简短地说明了参数错误并道歉,后者则更详细地说明参数错误的原因、发布致歉函的整个过程,还强调“并无蓄意抹黑的主观意图,无意也更无力挑战小米汽车的泼天流量”。
至此,这场风波似乎还没有结束:一方面,舆论还在发酵中;另一方面,大家都在猜小米公司是否有下一步动作。
“这场风波值得所有汽车营销人反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行业人士对帮宁工作室表示,“现在汽车发布会的风气不好。”
首先是被流量带着跑,陷入流量陷阱。
回顾智己L6这场发布会,最大的问题是过度提及小米汽车,言辞间夹枪带棒。
比如小米SU7说最好看,智己就说真好看,甚至“内涵”道:“光靠模仿,产生不了好的设计,更走不出中国汽车自己的路。”
在讲智能驾驶时,刘涛说自己讲了6分钟,而雷总(指雷军)1分钟就把智驾给讲完了,“有时候感叹啊,还是雷总效率高啊。”他说。
甚至,在说智能座舱时,他说:“手电筒、手机支架、外接音箱座、外接的氛围灯,真的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我和团队都非常佩服友商的想象力。”
这些只是节选了发布会很小的一部分。
在小米汽车面世前,汽车发布会蹭得最多的,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的那句“遥遥领先”。“一场两场尚可,但人人学就泛滥了,最终适得其反。”有评论表示。
新汽车时代,营销也在发生巨变,流量逐渐只掌握在少数品牌手中,这使得一些车企陷入流量焦虑,都在想如何才能出圈。于是,蹭热点、蹭流量成了行业最直接的方式,尤其是蹭像小米这样的流量之王。
然而,车企越是如此,越将活在流量之王的阴影下。
正如智己。这家车企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他们一边大谈“流量不一定代表真理,真理不常常掌握在流量之中”,一边又极度渴望流量。
流量之王也是高处不胜寒。即便贵如小米汽车,一旦出纰漏会遭受流量反噬,所以雷军发文希望“恳请各位,如果吐槽还请口下留情!”在这方面,特斯拉可谓吃尽苦头。
其次,“对标”不应成风。
前些年,汽车行业很少在发布会上直接对标竞品,即使有也非常含蓄。
但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布会越来越明目张胆,公开指名道姓越来越常见。
是内卷造就这种风气,还是这种风气造就内卷,没人能说得清。如今的发布会,多数都去卷某些参数,以及比较自己堆砌了哪些更多的配置——不管其是否可有可无,而忽略了造车的本质。
对标的结果,是汽车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现在对标成风,都讲求人有我也有,而忽视了产品的差异化,应当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一句行业人士表示。
此次智己将小米汽车的重要参数写错,相信智已是无心之举,但给行业的启示是,一旦去对标,注定风险徒增,一字之差即可能逾界成商业诋毁,按照《民法典》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特别严重者还会涉及到刑事责任。
此外,汽车营销和公关都需要遵从专业度和严谨度。
写错参数是非常低级的硬伤。小米SU7采用全系全域碳化硅,这并不是一件藏在深处的秘密,不仅在其官方网站上就有披露,一些媒体报道中也写过。智己的相关部门如果认真审核,应能检查出来。
智己的3份声明也让人不解。第一次不是官方道歉,第二次仅公关部道歉,第三次才是公司层面道歉,结果让事情越闹越大。它的声明中,用到“同级流量热议”“行业顶尖的技术标准”“泼天流量”等词汇,再次引发负面舆论。
所以,智己应该内部复盘,补补危机公关这门课。
总体来说,黑红,不是智己的出路;要求道歉甚至诉诸法律,是小米的权利。每家车企都应从这场风波中吸取教训,转头去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比如,潜心研究革新性的产品。再比如,真正搞一次风清气正的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