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一|迎春纳福
一元复始万象新,吉祥如意添百福,
元开笔万事亨通,财发如春多得意,
福来似海正逢时,时时进步好运气,
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声迎春归,
普天同庆过大年,阖家欢乐兆丰年,
福盈满堂祥瑞门,宏图大展运当头,
家庭和睦精神爽,夫妻恩爱百年好,
百花争艳新气象,良辰吉日喜洋洋;
事业新程步步高,繁华盛世享太平!

鞭炮齐鸣,烟花绽放,大年初一,写下"元日开笔"和新年祝愿,比如"元日开笔,读书有益"、“元日开笔,万事亨通”等等。吉祥如意和顺一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乾卦》,诸事亨通元:做任何决定之前,要“慎始”,动机要纯正。亨:处事谨慎,互通有无。利:利益分配合理,公平。贞:公正做人、做事。做人做事首先要“贞”。
《心之力》正本清源,布真理予天下!愿与志同道合…聚爱成行,则此荧荧之光必点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
新正开笔,元日书红,大年初一的“明窗开笔”国人在正月初一书写吉语的习俗由来已久,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南宋时期成书的《平斋文集》和《五灯会元》,被称作“岁朝把笔”。
北宋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正月初一,又称"元日"。
清嘉庆《松江府志》载:"正月一日,鸡初鸣,悉起正衣冠,拜天地,家庙尊长,后以次拜邻里亲戚,舆服华焕,曰贺岁。"元日书红,也是过年的重要习俗之一。
元日书红,在红纸条幅上写吉字或书吉语,例如"新岁大吉"、“万事亨通”、"万福攸同","人寿年丰,万事如意,意合心同"等内容便是元日书红,或应时应景,春意盎然;或思想花开,励志抒怀。

春风翻书,开读新篇;元日书红,新春开笔,写上几句应时应景的吉利话。直到如今,吉祥如意、万事大吉、恭喜发财、岁岁平安等仍然是春节拜年常用的问候语,暖心话。
在我国古代,从宋代就有了这个习俗。这是读书人庆贺新春的方式,大年初一,读书人会在红笺上书写“元日开笔,万事亨通”或者其他鼓励自己的话,以期带来一年的顺畅和好运气。
长乐人家,财运亨通全家乐, 事业有成满堂春开笔的最佳时间是新年第一天,大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万象更新,春回大地,生机勃勃。
大年初一,登高,去寺庙祈福等等。特别是家里有孩子,想要孩子学业有成的,还有从事和文字有关工作的人士,更需要尝试一下。这件事就是元日开笔,也称“元日书红”。
古人对文字的信仰和敬畏。古时的人们相信文字拥有神秘的力量,能够驱邪避害,带来好运,笔墨之中蕴含着智慧与力量,新年的第一笔,能带来好运与祝福。
古人过年时,会用红纸写上“福”字,贴在门框上,祈求新的一年福气临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这一习俗,演化为在年初一的早上,用毛笔蘸取朱砂红墨,书写一个“福”字,寄托新年的美好祝愿。
在初一这天,都会用笔墨记录下自己的心境,以此祈愿新的一年文思泉涌,笔耕不辍。任何对生活有所追求、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人,都应该在年初的第一天拿起笔,写下自己的心愿和目标。

元日开笔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激励。它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人们会选择一张红纸作为书写纸,因为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和好运。然后在纸上恭恭敬敬地写下自己的心愿,可以是简短的词语、几句吉利话、或者一段文字。当然,也可以写下自己新一年的计划和目标,以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好好生活。
除了写心愿和目标,元日开笔还可以写一些诗意的内容,如诗句、对联等。这种书写方式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在书写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百节年为首,大年初一迎新春,拜大年万事从头吉,中华大家读书会给大家拜年啦!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万事如意、蛇年大吉!!!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同心同德!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