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日韩电器,很多人都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日韩电器在中国市场可是风头无两,家家户户的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基本上都是日韩品牌。尤其是日本的松下,当年在电视领域可是巨头中的巨头,巅峰时期市值一度超过4万亿日元!那时候,日韩企业真是赚得盆满钵满。
可谁能想到,最近网上突然爆出消息,松下宣布要重组,甚至要解散并出售电视业务!这个消息一出,整个行业都炸了锅。毕竟,松下曾经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高达20%,如今却只剩下2%,真是让人唏嘘不已。那么,曾经风光无限的松下,怎么就走到今天这一步了呢?
其实,这事儿真怪不了别人,完全是松下自己选错了路。当年,电视行业的发展走到了一个分岔口:一边是等离子技术,另一边是液晶技术。松下和其他日本厂商选择了等离子技术,虽然这种技术色彩还原度高、延迟低,看起来画面效果不错,但问题也不少——制作工艺复杂、技术门槛高、体积大,而且价格还特别贵。
反观韩国企业,比如三星,它们凭借自己在半导体技术上的优势,选择了液晶技术。虽然液晶电视的色彩鲜艳度稍微差一点,但显色效果不错,技术成熟、更新快,最关键的是价格便宜,普通家庭都能买得起。结果,短短几年时间,液晶技术就彻底碾压了等离子技术,成了市场的主流。
等松下等日本企业反应过来,想转头追赶液晶技术时,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这时候,中国厂商已经迅速崛起,不仅在技术上迎头赶上,还在价格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就连最早起步的韩国巨头三星和LG,都被中国厂商打得有点招架不住,更别说选错方向的日本企业了。
更搞笑的是,三星和LG曾经试图通过断供屏幕和相关技术来阻止中国企业的冲击。结果呢?这一招不仅没奏效,反而逼着中国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像京东方、华星光电这些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而TCL、海信等国内家电厂商,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还在冲向了国际市场。比如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和2024年美洲杯,这些国际大赛的赞助商都是TCL和海信,日韩企业只能望洋兴叹。
最让日本网友扎心的是,就连他们本土的电视机市场,也被中国品牌“攻陷”了。数据显示,2024年海信在日本市场的份额已经高达40%,而松下等日本企业的份额却仅剩不足10%。这下松下彻底扛不住了,只能选择放弃电视业务,转型求生。
面对这样的局面,连外媒都忍不住感叹:在电视机领域,日韩企业并驾齐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中国企业后来居上,成了最大的赢家。虽然我们现在领先,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只有不断创新、保持技术优势,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对于日韩电器的没落和中国智造的崛起,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应彻底让敌对国家企业破产打击他们国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