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印度心里一直有个大梦想,那就是想在制造业上超过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为了这个梦想,莫迪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他们搞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想吸引像苹果这样的外资大佬去印度投资,打算照着中国的路子复制一遍。而且,他们还时不时地限制中国造的零件进入印度市场,想让“印度制造”在各行各业都挑大梁。
但说实话,这些招数并没给印度的制造业带来什么大动静。说到底,印度虽然有野心,但做事儿不够大气。靠着人多,确实吸引了不少外资企业来印度扎根,但这些企业一来就发现,印度这边心思太重,贪念有点过了头。
印度老想着怎么占人家便宜,政策说变就变,还总找些税务之类的借口乱罚款,搞得外资企业怨声载道,有的干脆就走了,比如纬创这些大厂。现在印度市场的投资环境差是出了名的,网上都流传着“在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的笑话。
再说说印度的劳动力,虽然人多又便宜,但基础设施跟不上,很多关键设备和技术还得从中国进口。而且,印度工人的技术水平也不咋地,这对电子厂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影响可不小,跟中国的制造业比起来,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苹果、富士康这些大厂心里都有数。
不过,去年年底印度好像突然开了窍,态度大变,放宽了投资限制,还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这本来是个双赢的事儿,既能帮印度补上制造业的短板,也能改改外界对印度投资环境的看法。对中国企业来说,只要环境好,印度市场还是挺吸引人的。
可谁成想,这才没过多久,印度又变卦了。莫迪一访美回来,印度就“翻脸不认人”,单方撕协议,还对中国制造说三道四。最近,印度取消了一个400多架无人机的大订单,理由是用了中国零件和技术,怕网络安全有问题。
这批订单虽然不是直接从中国企业手里拿的,但我们国内供应商可是供了不少货,这一取消,损失肯定少不了。更关键的是,印度这一出,让其他在印度的中国企业心里直打鼓,还连累了“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名声。要是有人跟风,我们的电动车这些行业都可能受影响,那可就麻烦了。
莫迪团队可能觉得,打压限制中国制造,就能缩小跟我们的差距。但其实,这招儿根本行不通。就拿无人机来说,印度自己连电池这些核心部件都靠进口,自给自足还差得远呢。中国的无人机产业那可是杠杠的,技术、市场都是顶尖儿的,深圳那“无人机之都”的企业,印度根本比不上,更别说大疆这种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0%的大佬了,连美国都离不开我们。
印度这一拒绝中国制造配件的无人机,他们自己上哪儿找替代的去?再这么搞下去,更多中国企业撤资,印度可就亏大了,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们中国现在可不是好惹的,谁要是敢动我们企业的奶酪,我们可不会坐视不管。印度这次“背后捅刀子”,肯定要付出代价。连外国媒体都说,印度这次玩大了。
想想两年前,印度冻结小米的资产,打压中国企业,我们就警告过他们,还在光伏、盾构机这些领域给了他们点颜色瞧瞧。印度的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转型差点儿就栽了,要不是他们及时求饶,估摸着得损失3000亿!
结果印度这记性,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折腾了。我们可不是好惹的!只要我们愿意,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工业设备、人工智能这些领域,随便哪个都能让他们头疼。
当然,我们也不是非得跟人家过不去,我们也不搞“贸易保护”。但有个底线,那就是我们的企业得受到公平对待,得被尊重。希望印度能醒醒,别再一条道走到黑,不然,等我们真动手了,他们后悔都来不及!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