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阅读和分享《山湖纪人之心灵早餐》,让爱和阳光滋润每一颗心灵【总第3712期】
一个人内心强大的十种境界(2)
有道是:
不历经千刀万剐,哪里来刀枪不入?
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哪能会八九七十二变!
06、不入局
年少时以为遇见便是永远,长大以后才恍悟,所谓永远更像是用一生的时间,越走越远。
你得习惯人走茶凉的散场,也得接受渐行渐远的结局。
蒋勋说:“深于情,而不困于情。”
一个人可以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但不能困于情局。
与其活在关系里,不如活在缘分里。
走散的人挥手告别,身边的人好好对待。
离别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学会珍惜。
内心强大,不是看清结局后变得冷漠坚硬,而是历经无常后更懂珍惜。
07、不诉苦
面对苦难的态度,大致有三种:
一是臣服,一点小事就能把他打倒;二是被动承受,逢人就抱怨自己的不幸;三是驾驭,任岁月碾压过去,眼里不见任何风霜。
我最倾佩的是第三种。
譬如苏轼,天资过人,文采卓绝,一生却流连于被贬的颠簸中,而他却能仰天长笑,挥手写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譬如杨绛,晚年丧女丧夫,世间至重的佛家七苦,她一人全占了。她却能忍住锥心之痛,自诩说“我是家里留下来‘打扫战场’的”,称自己为“绝代家人”,她心平如水,静如止水,看书,写作,一如往常。
内心强大,不只是能吃下苦,而是能做到苦而不怨,苦而不诉。
08、不自怜
台湾省台南籍画家、作家黄美廉,出生时脑部神经受到严重伤害,长大后她不仅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而且无法开口说话。但是,她依然经过不懈地奋斗,获得了加州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一次演讲中,学生问她:“你怎样看待自己?”
黄美廉说:“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社会心理学将人的思维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受害者,一种是幸存者。
遇到苦难就抱怨命运不公、自怜自艾的人,不仅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还会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而那些不自怜、不自弃的人,哪怕疾风忽至,骤雨打头,仍能守住心中那片艳阳天。
内心强大,是戒掉落难者心态,永远以幸存者的姿态生猛着,挣扎着,奔跑着,奋斗着。
09、不清高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曾自命不凡,自视清高,觉得难可以忍,唯独面子不能丢。
到了一定年纪才明白:面子什么的都是虚的,把日子过好才是实打实的。
你心气再高,陪领导、见客户,都得客客气气的;你自尊再强,下顿饭都没着落,就得放低身段去赚钱。
就像那句流传很久的段子: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啥也不懂还装懂,只爱所谓的面子,说明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内心强大,不是守着自尊,而是能抛弃自尊。
10、不孤独
什么是孤?
《说文解字》中讲:“孤”古代帝王的自称。
《庄子》也说: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可见,孤独是高贵者的选择,是优秀者的命运。
从离开母体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孤独。
一个人越能直面孤独、享受孤独,越是能窥探到生命的波澜壮阔。
作家木心舍弃锦衣玉食的生活,在莫干山隐居半年,不分昼夜地读书创作,终成一代名家;
陈道明推掉酒局应酬,浸润在书籍和艺术中,褪去了一身浮华,活出了娱乐圈难得的风骨。
平庸者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的人在孤独中成就自我。
内心强大,不是能忍受寂寞,而是能享受孤独。
内心强大的人,从容自得,心无挂碍,故能穿梭世间,不被外物所伤。
想达到如此境界,请对照这十个标准修炼自己。
当你足够强大,外界纵有惊涛骇浪,也伤不了你一根毫毛。
【欢迎转发《山湖纪人之心灵早餐》,与趣者为伍,与智者为伴,与善者同行,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