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乡距离县城大概有30里地,在我小的时候,小时候人们去县城,大篷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一来一回,大概要两个多小时。
大篷车其实就是三个轮子的三轮车,因为上面罩着一块篷布而得名,就叫大篷车。
大篷车停在乡里的十字街头,去县城办事,或者去外地打工的人,就选择乘坐大篷车。
这辆具有十多年历史的车子,左右两边的车帮很宽,很接近以前的大篷车,加上架子,盖上篷布,就是当年的大篷车了。
车厢里,左右两个轮子的上面,是两排座位,就像两条长长的板凳,一边能坐四五个人。
而在司机后面的车厢内,也有一点空间,也算是有一条凳子,能坐一个人。
那时的车子都是烧油的,一趟能多拉几个人就能省下不少油,所以很多车主都会在车子中间加上一条板凳,上面又能坐几个人。
现在的电动三轮车有人着急赶车,就问车主,多久发车,车主总是说快了,快了,先把人哄上车再说。
等你上车了,也不好意思再下来了,也只能等车上的人坐满了,车子才会启动。
也是为了一趟多拉几个人,车主看见人招手就停车,让大家挤一挤,挤压到实在坐不下,车主才不得不放手,毕竟,多一个就多一份钱。
一个乡镇,大概有七八辆大篷车,车主兼司机都是镇上的人。
周围村子的人要想开大篷车,也得在镇上有关系,否则就开不成,也就是说,这个生意被镇上的人垄断了。
开大篷车赚钱也是个辛苦钱,夏天还好,车子开起来,兜风。
冬天就很受罪,乘客在后边的篷布里面,司机在前面,没有遮挡,任凭风呼呼的刮,脸冻得生疼。
特别是年后,外出打工的人很多,都是半夜起来赶车,大篷车司机很辛苦。
但在当时,这依然是一份很让人羡慕的工作,一般人也没有这个机会。
故乡的麦田那时的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人们坐在大篷车上,几乎没有老老实实坐下去过,一路颠来颠去。
不过,这车子也有个好处,那就是通风透气,不晕车,但一直颠的话,也是让人有点晕头转向。
有时一个大坑过去,人可能一下子就蹦起来,头碰到车顶上,那时的人就这样碰来碰去,也没人娇气的受不了,好像习惯了。
同学的爸爸因为坐这车子还因祸得福了,他是尿结石实在疼得不行才决定坐车去县城看医生,结果路上颠的太厉害,那个结石就出来了,下车后一脸轻松的回来了。
有人骑着车子去县城,回来买了很多东西,或者累了,就搭大篷车回来。
自行车好像也不收费,就挂在车子的后面,有时一趟车,挂三四辆自行车,随着车子的高低起伏,挂在后边的自行车左右摇摆,也是一道风景。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篷车渐渐消失在乡村的公路上,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小中巴车。
再后来,就是大一些的公交车,到今天,马上公交车也马上取消了,路上跑着的是一辆辆私家车。
偶尔,看到田间地头的三轮车,会想起那些年乘坐大篷车的日子,就那样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