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曾是女乒国手,深陷“让球门”远走日本。
被骂卖国后,又为日本带来数枚金牌。
如今她名声褪去,家庭破裂,还妄想回上海养老。
何智丽,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何智丽“让球”门
2008年,已经改为日本国籍的小山智丽来到家乡上海,遇到球迷时,签下的名字却是“何智丽”。
无论对于球迷还是她自己,这个姓名已经是遥远的事情。如果不是因为几十年前的让球门,她也不会不是远走日本,嫁给日本人,改名为小山智丽,她的人生,也将大为不同。
何智丽不到六岁就接触到了乒乓球。17岁那年,她代表上海队参加全国比赛,先后击败了3名国手,引起了国家队的重视。

凭借在比赛中展现的实力,她很快入选国家队。几年后,她又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女单冠军,正式成为女乒主力。
此时,何智丽风光正盛,只有二十出头的她,势必会在未来几年里,成就一番令人羡慕的事业。
在1983年前后,国家队为了集体荣誉,曾讨论过关于“让球”的相关策略。
乒乓球的细分技术有很多种,单个运动员不可能做到全能,所以在面对对手时,打球风格也会对实际成绩有一定影响。

为了在外战中争取尽可能多的优势,国家乒乓球队曾决定,如果是国内比赛,可以不考虑让球。如果是在国际比赛中, 其结果对国家荣誉的影响较大,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让球。
在1986年的亚运会比赛中,何智丽与焦志敏争夺冠军。两人是国家队队友,教练要求何智丽进行让球,最终焦志敏赢得冠军。
在后来的亚锦赛上,相同的情况再次出现,何智丽再次被要求让球。不过经过当时球队顾问孙梅英的争取之下,改为对手给何智丽让球。

在1987年的世乒赛上,让球事件反复上演。当时何智丽与同为国家队的陈静比赛,由于队内觉得何智丽在之后的比赛中有更大取胜的把握,于是让陈静让球给何智丽,何智丽相对轻松的晋级。
在下一轮的四强比赛中,何智丽遇到另一个队友管建华。
在评估后期的比赛时间,队内认为四强赛的另一场比赛中,韩国运动员取胜的概率较大,而何智丽曾败在对方手中,所以要让球给队友管建华,让管建华对战韩国选手梁英子。

这个决定让何智丽大为不满,她没有按照队内的要求进行比赛,而是认真对战管建华,赢得了四强赛的胜利。
在决赛圈,何智丽的对手果然是梁英子。面对昔日的对手,何智丽并没有延续之前的败绩,而是击败对手,赢得了冠军。
虽然何智丽走到了最后,但是队内觉得她不服从管教,在以后比赛中,也很难配合教练布置的战术,将成为女乒夺冠路上的大变数。

1988年,国际乒联公布了男乒与女乒运动员的世界排名,何智丽成为世界女乒第一人。这一年,汉城奥运会即将打响,国乒教练在接受采访,被问到这份名单时表示,世界冠军可以直接参赛。
但是在国乒的参赛名单中,并没有何智丽的名字。也就是说,她无缘参加奥运会。
这件事曾引起不小的风波,媒体很快捕捉到了这件事背后真相,关于让球的话题再一次成为焦点,很快,何智丽直接退出国家队并退役。
这一年,她才24岁,正是一个运动员最好的年龄。
退出国家队后,何智丽将何去何从,她的运动员生涯真的就此结束了吗?
小山智丽
汉城奥运会结束后,何智丽就去了日本。在这里,她与小山英确立关系,第二年结婚。
何智丽将名字改为小山智丽,并于结婚三年后获得了日本国籍。
面对这种变化,国内一片哗然,不明白何智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对于她本人来说,自己要做的事情,其实是非常清晰的。她预想到了很多种结果,也做好了承受骂名与赞誉的准备。
1991年,日本承办世乒赛,何智丽与丈夫前往赛场观赛。此时的她已经与中国女乒再无瓜葛,即使身处同一个赛场,也少有寒暄。

从1993年起,何智丽开始以日本选手的身份参加比赛,并在日本乒乓球公开赛中获得冠军。
1994年,30岁的何智丽正值生涯巅峰, 她代表日本队参加亚运会,并一步步进入决赛。
当时,她的对手是年仅21岁的邓亚萍。一个是女乒新主力,另一个是女乒曾苦心培养的旧将。两人的交手可谓是备受瞩目。
不知道基于什么原因,何智丽不但打球很凶,叫的也很凶。每次赢球,她都奋力大喊“哟西”,引来一片骂声。

虽然何智丽因让球门而心生不满,更因自己被雪藏而愤恨,但是作为一个流淌着华夏纯血的人来说,嫁日本人,入日本国籍,甚至以日本运动员的身份打球,已经是比较敏感的事情了,而用日本话呐喊,就显得有些过分了。
在1996年,何智丽得到过一次亚锦赛女单冠军,之后也在日本国内的乒乓球比赛中屡次获得冠军。
在事业风生水起时,她的生活又遭遇了困境。
1997年,丈夫有外遇消息传到她耳中,何智丽无法忍受这种背叛,但是由于日本文化中确实有一些不适用于中国文化的部分,所以她选择了默默忍受,暂时与丈夫分居。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丈夫毫无收敛,依然在外面找女人,最终导致夫妻双方关系破裂,何智丽将丈夫告上法庭,并提出离婚。
2001年,何智丽的状态有明显下滑,她也在这一年宣布不再参加国际性比赛。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体能大概会在30岁之后下跌,35岁开始加速下滑,最终失去专业比赛的能力。而何智丽能在30岁迎来巅峰,并坚持数年,也是比较不容易的。

后来她担任过记者,写过专栏,虽然竞技水平大不如前,还是能在日本联赛中获得不错的成绩。
到了2006年,何智丽才正式退役。这一年,她已经超过40岁,但依然是日本乒乓球界是十分重要的人物。
由于球员时期得到过较多荣誉,有很多俱乐部想请他当教练或经理。不过何智丽似乎并不感兴趣,表示以后不会再执教职业的乒乓球队。
总结:
如今,何智丽经常往返于日本与上海,虽然她的事业在日本,但那里已经没有她牵挂的人了。在国内,她有时会与老队友们一起聚餐,甚至会罕见的接受记者采访。
不过在提到前些年背上的骂名,以及自己离婚的细节时,她总是沉默应对。
何智丽变得成熟了,不过这份成熟的代价,其实是蛮大的。
部分参考资料:《何智丽:我想有个家》新民周刊
《影响最大的三宗让球事件》文摘报
《盘点国乒“让球”事件:何智丽不听话,庄则栋三连冠》凤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