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VT-2000实验坦克,星球大战照进现实?

南极军武 2025-02-21 14:56:44

在上世纪7、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军事科技似乎正朝一个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美国在1983年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更是把军备发展推向高潮。在80年代后期,西德着手探索未来主战坦克在指挥、驾驶、武器系统等方面的技术,改装了2辆颇具科幻特色的VT-2000实验坦克,VT即Versuchsträger的缩写,意为实验车辆。

西德分别用一辆豹1和豹2进行改装,据说是想把攻击机的操作思路引入坦克,打造一款高度自动化的双人驾驶坦克,只保留驾驶员和武器系统操作员2人,取消传统的装填手和无线电员,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自动化设备,以及可提供全方位外部视频图像、音频等数据的摄像头、传感器等。

VT-2000拆除了原坦克上的武器系统,在炮塔内安装了“战斗空间容器”,简称KRC,这里就是2名车组的所在地,两人都有可独立调节高低的座椅,它能上升接近顶部舱口,方便车组进出坦克。KRC有一套独立内置摄像系统可以记录车组的操作并记录无线电信息,可用于技术人员评估。

KRC内的操作系统高度电子化,安装了多个显示器和一个中央触摸屏,可以显示外部图像、当前车辆信息、导航系统以及1:50000的地图,和现在的坦克射击游戏颇为相似,只不过游戏中把各类信息整合到了一面显示器上,而KRC则是分屏显示。2人操作还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个别功能被做成了脚踏板操作。

坦克安装了一套新的驾驶系统,原来的方向盘、脚踏板等设备被遮挡了起来,KRC内的驾驶员重新获得了一套方向盘、脚踏板,摄像头传回的图像可以让驾驶员判断路况,他也能通过KRC顶部可独立旋转的光学设备观察。

VT-2000没有实际安装火炮系统,但KRC会模拟120毫米坦克炮射击以及自动装弹系统的运行,武器操作员通过座位上的操控杆来控制火炮,他能自由选择光学设备的放大倍数、需要装填的弹药种类等。有意思的是武器操作员也有一套驾驶系统,这意味着当驾驶员发生意外后他可以独自驾驶坦克作战,只是效率有所降低。

VT-2000的炮塔顶部堆砌了很多电子设备和光学设备,这些都是服务于KRC的设备,它们随炮塔旋转,俯仰则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气瓶就放在炮塔后方。

在测试中还投入了其他的装甲运兵车等车辆,这些车辆可接入战斗数据采集系统(GDEA),可以实时显示各车位置和状态信息,极大提高协调作战能力。不过测试中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战斗期间2人分别专注于驾驶和武器系统操作,无暇顾及与上级、友军的沟通,反而导致作战协调不佳,看样子还得需要1名单独的车长负担这些工作。

VT-2000坦克是一次很激进的技术尝试,就算在今天也很难全部实现并推广,它不仅仅涉及到坦克操作理念上的转变,还需要符合军用标准的技术支持,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部分技术和概念后来用到了豹2A5和豹2A6身上,并没有白费。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目前的实战并不需要如此高精尖主战坦克,坦克作为一种军事消耗品的基本性质没有变,如果耗费巨资后在关键的攻击和防御属性上没啥变化,上战场后生存能力不见得会提高多少。

1 阅读:1604

南极军武

简介:南极军武,简单讲点不太热的军武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