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陈赓有两个怕的人,一个是廖仲恺,另一个就是彭德怀。其中真假恐怕只有陈赓自己知道,但彭老总的脾气一上来,确实会叫人发怵。
1939年,战争年代,彭德怀来到了陈赓的129师386旅旅部。为了招待好他,陈赓特意让战士们到河里捞了几条鱼。
彭老总尝了尝鱼,夸赞厨师做的味道好吃。这时,又有一盘肉丸子端了上来,彭老总见状,脸色一变,问道:“怎么还有肉丸子,不是说只吃鱼吗?”
陈赓笑着说道:“这也是鱼做的,尝一尝。”
彭老总尝了一块后,确实感受到了一点鱼味,便不再多说什么。就在这时,饭桌上又多了一道鸡。这时,彭老总表情严肃地放下了筷子,问陈赓说:“难不成这鸡也是鱼做的?”
陈赓嘿嘿一笑,急忙往彭老总的饭碗里盛了几勺鸡汤,然后说道:“这是河边的鸡,吃蚯蚓、鱼长大的。”
虽然陈赓满脸赔笑,但彭老总还是放下了碗筷,转身离开了。陈赓见状,急忙跟了上去。其他同志则有些紧张地待在原地。原来,彭老总有着严格的伙食标准,这顿饭已经超出了他的标准。所以他才会这么生气。
过了一会儿,陈赓回来了。大家紧张地看着他,陈赓这才笑了笑,说道:“彭老总今天的批评,算是客气的了。”
其实,陈赓很了解彭老总的脾气,但为了能让他多补充点营养,陈赓还是选择了“顶风作案”。
1955年的一天上午,彭德怀的秘书给陈赓打去了电话:“彭总要陈赓来一趟。”
陈赓挂掉电话后,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向彭德怀那里赶去。虽然电话里没有具体说什么事情,但陈赓心中隐隐感觉到一些不对劲。
当陈赓看到彭德怀板着脸后,他知道自己犯错了。果然,还没等他开口打招呼,彭德怀就将一份“报告”甩给了他,并批评道:“这报告是怎么写的?乱弹琴……”
陈赓大概看了看报告后,不知所措地愣在了原地。因为自己从没有看到过这份报告,但报告上又明确盖着自己的章。这下,陈赓有苦说不出,只好站在原地接受批评。
回去后,陈赓这才叫来秘书,询问怎么回事。几个秘书都表示“不是我办的?我没见过这个报告?”
陈赓听后,火气更大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以我的名义给彭老总写了报告。”
就在陈赓下令彻查时,粟裕办公室的一个秘书听说此事后,急忙赶来,承认道:“我写的报告,然后盖了章就送去了……”
陈赓当即不客气地批评道:“谁给你的胆子?你这样做不就是骑在我脖子上拉屎么?”
原来,粟裕当时因身体原因处于疗养状态,陈赓代理了总长的工作。而粟裕之前的秘书便开始向陈赓请示工作。于是,便发生了其中一位秘书自作主张私自提交报告这样的事情。
陈赓和彭德怀曾在战争年代一同经历生死,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私下关系十分亲密。但在工作中,彭德怀从不因两人之间的关系而放松要求,该骂就骂,该批评就批评,从不客气。对此,陈赓同样公私分明,从未因此记恨过彭老总,他更是很少顶撞彭老总。
然而,1955年大授衔前,陈赓却罕见地跟彭德怀爆发了相当激烈的争吵。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1955年首次大授衔前,彭老总来到哈军工视察工作,并向他征求关于自己的侄子彭启超的军衔评定意见。
彭德怀平江起义后,他的两个兄弟彭金华和彭荣华也相继参加了革命。抗日战争期间,彭金华和彭荣华遭到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不幸牺牲。彭荣华就是彭启超的父亲。
父亲牺牲后,彭启超成为了烈士的儿子。1943年,彭启超继承父亲遗志,入伍参军,参加了革命。1947年,在蟠龙镇战役中,彭启超代理副团长一职。此后,他在战场上英勇冲锋,立下了赫赫战功。
按照评衔的相关规定和彭启超的革命资历,他的名字出现在了上尉的军衔名单中。
彭德怀得知此事后,便来找陈赓商量,希望他能同意给侄子降衔:“上尉过了,中尉就行。”
陈赓摇摇头,坚决不答应,并直言:“彭启超同志评个上尉完全没问题。”
见陈赓态度如此坚决,彭德怀脾气一下子上来了:“我是国防部长,比你官大,必须听我的。”
陈赓看彭老总居然拿出了“官威”压自己,只好同意了。
彭老总之所以坚持给侄子降衔,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考虑的。一是当时军队中不少干部在授衔高低上产生了情绪问题,他想和自家人一起带头让衔。二是彭启超还年轻,年少成名容易骄傲。
最终,彭启超与上尉失之交臂。原本他还有些低落,但得知彭德怀的良苦用心后,他不再纠结,全身心投入到了参加国家建设的重任中。
扬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伟大的前辈。你们永远中华民族仰望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