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来的有些晚,到家后,邻居家孩子问儿子玩不玩。儿子不假思索的满口答应。我觉得时间已经不早了,还要留出写作业的时间,就不想让孩子玩了。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儿子愤怒地大哭。我安抚着儿子:“时间已经不早了,还有卷子要修改呢”。儿子振振有词的和我对峙:“我已经写完了”。

我拿出孩子的卷子,浏览着。这是一份有很水平的卷子,当然儿子无论是在答题速度上,还是在答题水平上,都很是差强人意。四年级断崖式现象来得这么措手不及。我内心努力保持着平静。
虽然儿子在闹脾气,但是我无比坚定,必须先改完卷子。

第一题填空题,一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儿子写得小数点。让人看上去一头雾水。我指着填空题对儿子说:这个答案怎么填呢?儿子没有底气的说:不知道。我反问儿子:你不是改过了吗?儿子不吭声了。刚才火冒三丈的气焰减弱了许多。
卷子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发现了儿子存在的许多问题。
基础知识不扎实;自然数的概念没有弄明白;读题的时候走马观花,没有弄懂题意;理解力欠缺,画蛇添足。一张卷子反映出的学习状态是漏洞百出。

我问儿子为什么这么多题没有写上来,儿子说:时间不够。我立马纠正儿子说:不是时间不够用,是自己的速度没有提上来。归根结底还是知识没有掌握牢固,更不要说举一反三的应用了。

应用题考察的就是基础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最后两道大题儿子说不会。我读完题后发现,第一道题考察的是分解质因数基础知识的应用。这道题稍微灵活了一些,儿子就不会了。我给儿子条分缕析的讲解后,儿子听懂了。

第二道题,已知条件里暗含着另一重已知条件,当然,也是考察的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最小的合数,最大的合数,这两个暗含的已知条件一定要匹配正确,一旦出错,就是一步错,步步错。数学如同下棋,就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这道题并不算难,我让儿子顺着句子读懂题意,读完题后,在引导儿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儿子并没有读懂题意,大脑还是一片混沌。明明是被乘数,他说成是被除数,一会儿又说是除数,左右摇摆不定。其实,还是没有搞清楚题意。我反复强调儿子要先读题,一遍读不懂再读一遍,不知儿子是怎么读题的,还是根本就懒得读题。
一张卷子下来,让我元气大伤,“杀伤力”的确有些大。四年级断崖式现象来得有些让人招架不住,但还是要挺住,挺住意味着一切。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