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上海工作30年,空降云南不足2年,官至正部级,造福一方百姓

墨寒雪 2025-01-02 14:50:34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他一路从基层做起,历经多个重要岗位,在上海30年的政治生涯中,兢兢业业,真心真意为人民办实事。

2015年,他空降云南,仅用不到两年时间,便升任云南省委书记,成为正部级高官。

那么,他是谁?他究竟有何特别之处?他为百姓又做了哪些实事?

【求学之路】

1954年,陈豪出生在江苏省海门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那时的海门,还是一个较为贫困的小县城,到处都是荒凉的土地,人们的生活十分清贫。

陈豪的父母都是朴实善良的庄稼人,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们每天都要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

尽管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陈豪的父亲始终认为,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他常常鼓励陈豪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回报家乡。

大学毕业后,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青年的陈豪并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发展,而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在一所中学任教。

他牢记父亲的嘱托,决心用自己的知识来回报家乡,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在教学过程中,陈豪发现农村的教育资源十分匮乏,许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

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四处奔走,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还经常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沟通,鼓励他们支持孩子的教育。

1977年,他被调往海门县工作,从此踏上了全新的从政之路,在基层的这段经历,让陈豪深切地体会到,只有深入群众,倾听民声,才能真正地为人民服务。

那么,当陈豪从家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时,他又将如何在更大的舞台上一展宏图呢?

【三十年磨砺】

1977年,怀揣着报效祖国的理想,陈豪离开了家乡,来到了浦东开发的前沿阵地:上海,彼时的上海,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

陈豪的上海从政之路,始于静安区果品公司,在这个并不起眼的岗位上,他深入市场第一线,与摊贩和商户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针对果品流通中的痛点和难点,他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果品供应的效率和质量,陈豪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也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表现,陈豪很快得到了提拔,先后担任了团总支副书记、书记等职务,在这些岗位上,他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与基层员工打成一片。

他经常深入基层,与普通职工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员工的现实困难,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陈豪把党组织建在了群众心坎上。

上世纪90年代,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1997年,陈豪担任上海市总工会党组成员。

面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陈豪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大力推动工会系统改革创新,努力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代表职工利益、维护职工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的群众组织。

他亲自带队深入基层, 通过与一线职工交谈,详细了解职工的工作生活状况,帮助协调解决劳资关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矛盾,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2003年,陈豪被任命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成为了上海市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他高度重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推动“代表在线”、“民意直通”等平台建设,拓宽了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同时他十分关注民生实事,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推动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重大立法和决定。

在陈豪的努力下,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有效助推了上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对于陈豪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在祖国的西部,还有许多贫困地区需要帮助和支持,还有无数的人民群众期盼着美好生活。

岁月如梭,转眼间,陈豪已经在上海工作了整整三十年,站在新的人生起点上,他又将怎样选择自己前进的方向。

【使命召唤】

2014年10月,陈豪被党中央任命为云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对于一个在沪工作了30年的领导干部而言,这样的跨省调动,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是一片充满魅力又极具挑战的热土,这里民族众多,文化多元,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云南也显得尤为突出。

上任伊始,陈豪就深入云南各州市,通过调查,了解实情、找准问题、谋划对策,他先后50多次下基层、进村寨、访企业,行程3万多公里,倾听各方声音,回应各界关切。

在调研中,陈豪深切感受到,尽管云南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但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

关键是要准确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彰显云岭大地的勃勃生机。

为此,陈豪带领省委一班人,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云南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目标任务等进行了系统谋划,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

谋定而后动,厉兵秣马再出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云南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掀起了新一轮大发展、大建设、大改革的热潮。

脱贫攻坚战役如火如荼地展开,到2020年全省20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贡献了全国约1/10的脱贫人口,彻底改写了千百年来云贵高原的贫困面貌。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数三年砥砺奋进,三年春华秋实,云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2016年8月,陈豪被提拔为云南省委书记,成为正部级高官,在更高的历史方位上,他将如何带领云南人民再创新的辉煌?

【扶贫路上】

上任伊始,陈豪就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他明确要求,要举全省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对于地处偏远、底子薄弱的云南来说,脱贫攻坚绝非易事,全省贫困人口规模大,致贫原因复杂,民族地区、石漠化地区脱贫难度大,不少地方还存在发展粗放、产业单一等问题。

陈豪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管用的举措和经验。

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等靠要”思想,他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

同时,他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经常深入贫困山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2020年,全省20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考试成绩单”。

群众见证着,曾经的贫困村变身美丽乡村,以前的泥土路变成了柏油马路,漏风的土坯房变成了安全温暖的砖瓦房。

光伏发电、庭院经济等特色产业遍地开花,贫困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他的倡导下,全省广泛开展扶贫励志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强不息、勤劳致富,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创业能力。

大力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决胜脱贫攻坚,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陈豪深知,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根本在干。

他坚持把夯实基层党组织作为重要保障,大力选派优秀干部到脱贫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同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参与脱贫事业,汇聚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结语】

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怀着为民情怀,脚踏实地工作,就一定能造福一方百姓。

陈豪的人生历程,必将激励更多有志青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最美丽的青春之花。

【参考信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陈豪》

澎湃新闻 2014-10-14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第一书记陈豪“空降”云南,任省委副书记》

新京报 2016年08月28日 《同日3人新晋省委书记 两人有超30年上海工作经历》

环球网2016-12-23《云南选出新一届省委常委陈豪当选省委书记(图)》

2 阅读:717

墨寒雪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