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3年的时候,法砆师父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自己一直以来都在追寻什么。

他对“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价值”等问题也产生了疑惑。
后来,他阅读了一些哲学类的书籍,他惊讶地发现,原来在哲学的世界里人是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活法。
之后,他又接触到了一些佛学的书籍和视频资料,从中看到了修行者对生命的探索不仅有着浩如烟海的理论知识体系,更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实践。

这种实践不仅是简单的烧香拜佛,而是向更深处去思考与感悟,去探求那些他想要弄懂的人生疑惑。
2018年,他有幸遇到了一位出家的师父,他开始跟着师父学修。
他渐渐发现人是可以通过学修,冲破贪嗔痴和烦恼的束缚,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提升自己对情绪、行为和信念的理解与控制。

随着逐步深入的学习,他越发认定学修就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之路。
从前那些年的自我怀疑、困惑和对未来的迷茫都在学修的过程中慢慢找到了解法。
他在这条路上已经追寻了许久,不想就此放弃,不想让短暂的生命在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中荒废。

信息文明时代里,各种杂乱的、充斥着欺骗、阴谋、利益和虚妄的信息包裹住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任由自己的内心浸泡在这样的信息染缸里,可实际上对世界的认知和对自我的本心却知之甚少。
这样的信息环境也造成了许多心理疾病的爆发,修心或许比生理上的养生更加重要。

“人都是有向上的属性的,都希望自己能够发展得更充分一些,希望自己的烦恼少一点,少一点痛苦,希望对自己多一点自主性。”

法砆师父希望自己可以深入地探索自己的内心,希望对自己的生命状态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希望不给短暂的一生留下遗憾。
其实,法砆师父最早只是想要一个人住进山林茅棚,走专业修道这条路。

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修,也做足了自我分析和审视,他还是把出家当作是最优的人生解法。
然后他就在家庭群里发了一篇长长的“出家告白信”,讲清楚了自己是在深思熟虑以后做出的决定,是想要坦然面对亲人家人,做出郑重的选择。

起初家人肯定是不能理解的,后来先是哥哥理解了他的选择,然后也得到了嫂子的支持。

慢慢地劝父母,劝说家人,能得到家人的支持与理解,可能才是法砆师父可以安心修行的基础。

在这样一个人人被现实的压力和社会的发展所裹挟的时代,自主的修行,自我的探寻,可能就是一种对抗浮躁与喧嚣的心之所向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码字不易,相遇即是情谊,您的支持就是我每日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