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24家农企获至高认可!证书咋变支票,12字道出玄机

内蒙古大牌 2025-02-07 20:22:10

前几天,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呼和浩特8家涉农企业被核准在其生产的“武川莜面”地理标志产品上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至此,呼和浩特市获准的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企业达到24家。其中,“武川土豆”9家、“和林格尔亚麻籽油”2家、“呼和浩特羊绒”1家、“赛罕南瓜”1家、“土城子大蒜”1家、“托县茴香”1家、“托县辣椒”1家、“武川莜面”8家。

要说这个国字头的“地理标志”,可是不简单。

它是我国地理标志的专用标志。标志为圆形,以长城及山峦剪影为前景,以稻穗象征丰收。知道的都知道,能够用长城和稻穗做LOGO的主,其实力和背景肯定不一般。而且,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国字头的地理标志不只是一个名称或一个符号。它反映了对与不同范围的地理区域密切相关品质和声誉的至高认可。地理标志的声誉是无形资产,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畴。这是对产品品质的至高荣誉,更是对农企的无上背书。

国字头地理标志的背景,且按下不表。先荣幸地为大家介绍一下使用这一标志的品牌都有谁吧。

掌声响起来,它们分别是:生产安吉白茶、金华火腿、鞍山南果梨、阜新玛瑙、辉南大米、练塘茭白、弋阳年糕、龙口粉丝、永城面粉、信阳毛尖、都安野生山葡萄酒、横县茉莉花茶、鹿寨蜜橙、柴达木枸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宁夏枸杞(限于篇幅,暂列这么多)等产品的企业。

呼和浩特的24家企业和产品能够和以上品牌产品和企业同列,这本身就是荣誉。

要知道,站在山脚仰望和站在山尖俯视,那感觉能一样吗?仰望,除了能够获得颈椎病,其他什么都得不到。而俯瞰,此时此刻不但能够念那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还能有下窥指高鸟的地位爽感。

看上去很美,摸起来硌手。

现实远没有看上去那么丰满。

和安吉白茶、金华火腿等品牌赋能后的企业相比,呼和浩特的农产品和企业还存在着天然弱势:

——呼和浩特的农产品的品牌还属于微火萤光,不仅没有美誉度,在全国的知名度都掀不起波澜。企业的底蕴和格局还没有打开,两耳不闻窗外事,除了生产,就是生产。骤然因为产品走上高处,高处不胜寒,这五个字,说的不仅是品牌的清冷,更是企业未来拓展的冰寒。

我们可以不知道生产安吉白茶的企业是哪家,但是买具有国字标护航的安吉白茶肯定就是榜上有名的那几家。然而,买莜面?许多人连莜面是啥都不知道。买羊绒?一句“温暖全世界”,就把消费者的视线一波带走。

根上就长歪了,咋能成为擎天大树?

蒙牛为啥“先有市场后有工厂”,就是因为只有先确保活下来,才能保留活得好的希望。

综上所述,内蒙古大牌以为,既然国字标给力,自己的产品做主,那就反向操作一下我们古老的军事智慧:把“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变为“存人失地,人地皆亡;先地后人,人地皆旺”。

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就是,先拿“国标”说事,顺便普及产品质量,把身价炒起来,再深度呼应呼和浩特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农产业。落脚到武川、、和林格尔、赛罕区、土城子、托县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最后归结于亚麻籽油、羊绒、南瓜、大蒜、茴香、辣椒、莜面上。

总结起来十个字:“先借船出海,再乘风破浪”。

这种借,不仅是在于借国家地理标志的船,还在于多在区域大型活动和旅游民俗项目上的跨界亮相,还在于给自己赋予更多情绪价值的品牌故事的演绎。把企业和产品与当地深度捆绑,把企业和产品与城市绑定营销。

呼和浩特应该把土城子大蒜的“土城蒜四六瓣,二套马车碾不烂”,武川莜面的“一口莜面一口酒,香得人们口水流”,托县辣椒的“长在地里是希望,摊在场院是丰收,吃在嘴里是乡愁”的感情尽情渲染,让地理和感情产生羁绊,让产品和思绪产生共鸣,让品牌和地域产生价值。

巴菲特的午餐23年来为啥能累计筹款超3.5亿?“其实吃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跟谁吃。”这句曾在港剧《创世纪》中出现的台词,用来形容“股神”巴菲特慈善午餐颇为恰当,而这句话也适用于呼和浩特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24家农业企业。

用国家地理标志的力量和城市借力,做企业自身发展的事儿,让企业和产品先站到“巨人”的肩膀上。谈不上谁是谁的嫁衣,都是为了发展,区别只是总量和个体的关系。

高人的范儿,就是不走寻常路。高人的局气就是我们不生产产品,我们只是当地形象的一份子。

郭德纲说过:“蔑高人有罪”。也就是说,从前你对我爱答不理,以后你会高攀不起。

临了,最后一句话:呼和浩特24家农业企业有了国家地理标志的殊荣,咋把证书变支票,办法只有一个——“土”味情话,不仅要说,还得会做……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茂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