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山郁苍 气盈空亭》
南北朝宗炳《画山水序》中说:“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王微《叙画》亦言:“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尽寸眸之明。”中国的山水画创构,常常寸余处还写大岳千仞,往往尺幅间能纳山河万里,笔者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群山郁苍 气盈空亭》,这幅当代青年书画家林浩湖先生的斗方作品亦如此。甫一展卷,即见那奇峰险壑跌宕起伏,草木苍莽生机盎然,烟云流水浩荡不息,而天地万象扑面而来、寰宇大千腾踔飞跃的气韵生动、生命活泼和精神充盈、心怀澄澈映照其间了。
线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和表现形式,是绘画图像建构自然万千姿态、生活众生之象的重要画语承载,其超凡的概括性、写意性,律动的音韵性、情志感往往能于方寸片纸上,赋形造像继而“收敛众景”“囊藏万里”、立意造境。林浩湖先生的这幅《群山郁苍 气盈空亭》,即是以长短、曲直、伸缩、纤拙、浓淡等形态不同、情姿迥异的丰饶线质,因形赋象、勾皴随宜来造写奔趋匍匐的坡冈、嶙峋险峻的峭崖、挺拔崚磳的陡峰,乃至激荡飞泻的瀑涧、清波潺湲的碧潭、枝叶葱郁的树木、苍松荫蔽的空亭……这些形质迥然、姿仪百态的天地众象,在画家“沉吟铺辞”而“结言端直”,“怊怅抒情”还“意气骏爽”的风骨鲜明笔墨表现中落成于画面,而带给观者“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而在前”的身临其境、神会映照体验,又全在画家“身所盘桓,目所绸缪”的自然性表感物,在“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的应目会心体察,在其“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及“山川与予神游而迹化”的主客心物熔冶和精神心象圆成中。

“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赏读林浩湖先生此作,笔者的视野触角、神思心象,循着画面中那山壑间的栏杆野径攀援,恣肆汪洋、飞动起舞、潜翔不羁一样目驰神游,鱼跃鸢飞般忽而于那葱郁草木掩映的山冈处俯瞰溪涧,又倏然在那巉险高绝的峰头山亭里眺望远天,与之画面山川万象神会共鸣,又体味咂摸寻意探境至此,情不自禁地联想起清代画家戴熙,富于宇宙意识的此语来。画家点缀于这万木葱茏絪蕴,群山蓬勃生发,而天地交响共鸣间的空亭,俨然是那山壑云霭起伏蒸腾,天地灵气浩荡吞吐的交汇处了,也还是实相自然、画家个人乃至品赏读者,精神碰撞、共鸣共情、音韵交响的所在了。笔者“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之下,继而也就有了那东坡《涵虚亭》诗作中,“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似的唯道集虚空间意境遐想了!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林浩湖,号皓空居士,现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经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林浩湖工作室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家创作专项课题高研班林浩湖工作室导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经担任文化部青联委员兼美术组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评论》教育中心副主任,北京当代书画研究会理事等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