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成年人的牙周健康率仅为 9.1%,这意味着绝大部分成年人都饱受牙周病的困扰。
牙周病,简单来说,就是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的疾病。这些周围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等,它们守护着牙齿的稳固和健康。一旦发生牙周病,这些周围组织受到伤害,牙齿也可能“不保”。
在众多的口腔问题中,牙周病堪称 “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我们的口腔健康。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牙周病呢?
口腔发出的危险信号
1、牙龈出血
早上刷牙时,你的牙刷上是不是经常有血丝?牙龈出血是牙周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如果只是偶尔一次刷牙出血,或许是刷牙方式不当,但如果经常出血,那就得警惕了。如果长期刷牙都出血,说明牙龈已经出现炎症了。
2、牙龈红肿、疼痛
健康的牙龈颜色呈粉红色,质地紧密,边缘贴合牙齿。当牙龈逐渐变红、肿胀,正是炎症升级的表现,是牙龈组织对炎症的一种反应。

3、牙齿变长、牙缝变宽
照镜子时发现牙齿“变长”了?其实是牙龈退缩露出的牙根。当牙周病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由于牙周组织被破坏,牙槽骨逐渐吸收,这时候牙齿就像失去土壤的树根,开始出现松动、移位,有的只是轻微晃动,有的则严重到影响咀嚼,甚至自行脱落。
4、 口腔异味
牙周病患者,由于炎症对牙龈组织造成了破坏,使得牙龈与牙齿表面分离而龈沟加深,形成牙周袋。牙周袋内存在大量的细菌,它们在分解食物残渣的过程中会产生硫化氢等特殊气味的气体,从而导致口臭。这种口臭可不是简单的刷牙就能解决的。
5、吃东西酸软无力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症状,那就是牙齿敏感。牙周病导致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齿的神经末梢失去了牙龈的保护,就会变得异常敏感。吃冷热酸甜的食物时,牙齿会突然传来一阵酸痛,仿佛被电流击中。
在家就能做的检查
第一步:看颜色
健康牙龈一般是粉色的,如果患有牙周炎,牙龈充血肿胀,颜色则会呈暗红或鲜红。
第二步:摸质地
健康的牙龈组织柔软有弹性,而患牙周炎时,牙龈会变得松软、脆弱。
第三步:测出血
用软毛牙刷轻刷牙龈边缘,非常容易出血。
日常护牙正确姿势
1、刷牙要“温柔”
别横着使劲刷,应该斜着45度,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每个角落都要照顾到。
2、牙线不是智商税
吃完饭用牙线清理牙缝,及时清理掉躲藏在缝隙里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3、漱口水挑着用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医用型漱口水,但这也是治标不治本,不建议长期使用,小心破坏口腔菌群平衡。
4、洗牙不伤牙
洗牙可以把牙结石清理掉,每年洗1-2次,就像给牙齿做大扫除。
特殊人群要注意
汕头口腔医疗中心牙周科医生提醒,以下特殊人群要格外注意:
孕妇:怀孕时激素变化会让牙龈更敏感,备孕前先做个口腔检查。
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好容易得牙周炎,两者互相伤害要当心。
中老年朋友:牙齿松动不是正常现象,可能是牙周病晚期信号,赶紧治还能保住真牙。
牙周病的症状多种多样,而且早期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只要我们多留意自己口腔的细微变化,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最好尽快去看牙医,让专业的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记住,预防永远大于治疗,平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洗牙、及早治疗,正是预防牙周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