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社会的崩溃,都会先从经济和舆论开始。
这就是12月11日到12日,中央经济会议强调 “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要害所在。
12月15日,国安部发布《国家安全部:坚决筑牢经济安全屏障》一文,响应和夯实中央经济会议基调。该文称,一些别有用心者以“贼喊捉贼”的方式,恶意编造我“安全替代发展”“排挤外资”“打压民企”等虚假叙事……“真实目的是扰乱市场预期和秩序,阻断我国经济向好势头。”
就在同时,微博上一条热搜#实体店真的很难做#正在尬传,说“尬传”是因为这条热搜既没有主持人,也无发布媒体,属于被小编强行挂到热搜榜,两个小时。
从数据来看,微博用户对于这条很丧的热搜兴趣不大。可能因为实体店难做,并不是今年才这样,甚至不是从疫情开始才这样,10年前20年前的实体店同样难做,美国日本欧洲的实体店,也没多少能自称很好做的。
在全国舆论大力宣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之时,微博挂了这样一条热搜,然后由大V跟帖响应。作为一家日活2.8亿的社交媒体,平台责任和政治敏感度都需要补课。
巴菲特说,从没有人能通过做空自己的国家而获得成功。但唱空经济形势,却能成功吸引不少流量,倒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很多人眼中,流量只有多和少的区别。特别是对于社交媒体平台从业者,流量就是衣食父母。而对于一个国家及其人民,流量绝对离不开善恶之分。
任何一块土地,如果人们每天被丑恶、低俗、阴暗和暴戾的流量裹挟,这块土地就永远不可能阳光普照。
中国网民总数接近11亿,他们一部分精神食粮,就来自网上的“流量”,尤其是社交媒体平台。这一周的热搜观察,我们就以微博为例,从技术角度探讨一个核心问题:
流量如何向善?
1
微博热搜有一大隐患
上周(12月8日到15日),微博共推送了3374条热搜,经筛选发现明显存在社会不良导向、不实信息扩散的问题热搜46条;延续上上周的趋势,上周无主持人,更适合“放飞”发酵的话题类词条,超过问题热搜总数的50%。
在传统的网络信息监管框架下,列入白名单的新闻媒体是网上最重要的信息源头,把控好媒体的资质和管理,就能大幅度减少不实和不良信息,维护网络社会的稳定。但社交媒体热搜榜在发布流程和传播路径上,已无限接近于媒体,其对话题类热搜的运作,既不需要媒体资质,又免除了传统媒体在事实核查和审核发布等流程。
几年来,导致微博热搜多次被约谈处罚的运营事故,根源大多都在于此。当一条热搜没有主持人,也没有权威媒体核实和发布,想赚到流量就只能仰仗用户的群体情绪。
这无疑是个不小的隐患。
按照微博的编辑机制,话题类热搜的主持人和发布媒体都可以缺位,但弘扬正能量的“暖新闻热搜”却必须有权威媒体信息源。这个反差让人费解。
而连续3周以来,暖新闻占据热搜总数的比例都下滑到以往的一半左右。具体原因,我们上周的观察分析过:流量可能是被娱乐新闻抢占了。
上周娱乐类热搜的占比回落到35%,上周为43.1%。我们在上周随手截屏了一次榜单,画风如下:
在上周,微博热搜有一项重大改善,一些热门话题登上热搜的第一个词条,用词比较平实客观,多是事件当事人姓名或加上事件关键词,不再像之前热衷于渲染情绪,或挂一个“网传”的护身符传播无头谣言。
比如, #周海媚#、#董宇辉 小作文#、张雪峰争议言论#文科 服务业#等亿级流量的词条,从传播伦理角度都比较规范克制。跟几周前,董明珠和王自如上热搜时的词条比,进步颇大。
2
女同胞的乳腺惹了谁?
上周确切说12月17日,是中央网信办为期一个月的“网络戾气整治”专项活动收官之日。在这场活动中, “借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诋毁、造谣攻击”“污名化特定群体、煽动地域对立”“有组织地恶意辱骂举报他人”“编造网络黑话、恶意造梗”“煽动极端情绪”等被列入整治重点。
在前面3周里,微博的问题热搜都不涉及黑话和造梗,在上周却破了例。
我们查了一下,最晚从11月起,微博在娱乐营销中频频使用“乳腺”的梗。以调侃女性器官的形式,宣发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的电视剧和综艺。不知道最早是谁的创意。
这在微博平台早有先例。几年来,一些饭圈在微博上“坐地吸土”等梗来表达对明星无上的崇拜。很快,这些恶俗的梗便泛化到日常语境,让很多女性深感被冒犯和羞辱。
专属于女性的梗和黑话,根源是对女性强行物化后猥亵打量。微博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社交媒体,不应纵容甚至煽惑这样的打量。
在微博热搜榜上,性别对立、原生家庭冲突和就业焦虑,一直是三大流量富矿。此前几周,我们每一期的观察都验证了这点。
就在上周,微博热搜中涉嫌煽动极端情绪(刻意渲染消极负面、焦虑怨愤情绪)的问题热搜,一共有24条,占总数的52.3%。其中最醒目的是就业焦虑,上了15条热搜。重点一在“上班折寿”,比如 #上班 断崖式衰老#、#年轻人带癌上班是怎样的体验#等,第二个重点是考公考研,比如#省公务员考试考生直呼心凉#、#考研 生命过场#等。
涉嫌污名化特定群体、煽动地域对立(还包括性别对立、阶级对立)的问题微博有22条,占比47.8%。其中,男女对立、渲染婚育困境最多,有14条,与前几期规模持平。
上周,以独居的周海媚去世为由头,微博推出多条热搜渲染女性的养老困境,制造了满满的生存焦虑。如#周海媚的独居者之困#、#不婚女性群居共同养老#、#我是不结婚 不是不交电费#等。
基本上每一周都有的彩礼诉讼案件仍在持续,只是数量稍有下降,如:#结婚3个月离婚106万彩礼被判返还80万#、#同居且怀孕流产分手后女子被判还彩礼#。
一个月来,网信部门重点整治的“借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诋毁、造谣攻击”一项,在微博热搜中大幅降低。但以误导性信息,造成当事人被造谣诋毁的热搜,仍时有发声。在上周就有4条。
源头是成都地铁上,一名男子被女乘客误以为偷拍女乘客,他感觉被诬陷后诉讼维权。微博热搜以#成都地铁偷拍事件#为词条推送案情和判决,被网友直斥为“缺德”。可能“偷拍”比“被诬陷偷拍”更能吸睛吧。主持人为北京青年报的词条#男子被诬地铁偷拍案女孩不构成侵权#虽有7195万的点击量,却上不了热搜。
3
热搜爱流量,爱上榜的人吗?
根据微博公布的数据,来自热搜的流量占据平台流量的一半。从流量角度,微博别说离开热搜,就是微调热搜的运营规则,恐怕都是新浪老板曹国伟难以承受之痛。
微博爱热搜,热搜爱流量,可是流量爱不爱有幸(或不幸)上了热搜榜单的人呢?
周海媚去世,为微博贡献了54条热搜,阅读量超百亿。但热搜还是背刺了她的人生选择,以#周海媚的独居者之困#掀起骂战。
而流量不低于周海媚逝世的东方甄选事件,截至12月15日就上了79次热搜,阅读量近70亿——至今也远超百亿。在这场风波中,俞敏洪和董宇辉都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饭圈”对事件中人的诽谤和攻击。众所周知,中国互联网最早的“饭圈”重灾区,就是微博。
不过,这次风波的舆论风暴眼似乎已不在微博,抖音、微信朋友圈和视频号夺去了更多热度。这是否是一个趋势,还有待观察。
在上周的微博热搜大事件中,杨丞琳被指演唱会调侃河南人上了17条热搜,总阅读量超过39亿。随着热度上升,该事件的地图炮之风不断扩散。微博编辑也加入二次创作的队伍中,推了一条挨骂的热搜。
这条热搜的源头,是一个有些无趣的冷笑话。
一直被人追捧,不断挨骂的张雪峰老师上周也不甘寂寞。15条热搜,超17亿阅读量。这些热搜的字眼,大部分都似乎有为他拉仇恨之嫌。——当然,他挨骂越多,流量就越大。
只是网友好像没怎么上当,反而开始抨击微博和媒体了。问题是,谁说微博是媒体了?
印象中,张雪峰每次出镜,都会激起不小的争议。这类焦点人物和争议话题,没太大涉政风险,却很容易撕裂人群,激化对立。是弥合裂痕,打造更多共识,还是把烽火燃得更大更烈,来博取更多流量,这是摆在微博热搜面前的一条难题。——当然,其他平台也不例外。
可能是错觉,最近的舆论争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放眼望去,都是面目狰狞的舌战,以及乌泱泱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