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清代书法的革新者与传承者,是碑帖相融的集大成者

抱朴轩书法展示 2024-08-01 00:21:12

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1799年生于湖南道州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何凌汉是一位诗文书画皆精的官员,何绍基自幼受其熏陶,对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1836年,何绍基考中进士,随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总寨、提调等职,典试福建、贵州、广东乡试。然而,1852年因直言时事触怒文宗奕而被革职,从此开始了他游历各地的生涯。

何绍基的书法之路始于对颜真卿楷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他早年书法风格的基础。然而,他的书法探索并未止步于此。在游历各地的过程中,何绍基结识了许多金石书法爱好者,他们的交流与讨论极大地拓宽了他的书法视野。

何绍基对北碑书法情有独钟,尤其是对邓石如的作品推崇备至。他认为,邓石如的书法具有古劲横逸之美,前无古人。何绍基在书法创作中,力求将篆书和隶书的笔意融入楷书之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书法风格。他的楷书作品,既有颜真卿的圆润饱满,又有欧阳通的刚健有力,更融入了北碑的古朴拙厚。

何绍基的行书成就尤为突出,他以颜真卿的《争座位帖》为基础,结合北碑的笔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书风格。他的行书下笔坚实厚重,力重势沉,墨色浓淡相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何绍基在书写过程中,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执笔方法——"回腕高悬",这种方法虽然艰苦劳累,但却使他的书法作品具有了一种生拙迟涩的金石气息。

何绍基对篆书和隶书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他的篆书作品,不求字形工整,但求笔画苍劲凝重,体现了他对篆书艺术的独特理解。在隶书方面,何绍基选取了汉隶中的名品,如《张迁碑》、《衡方碑》等,反复临摹,把握其精髓,形成了自己大气雍容的隶书风格。

何绍基在清代碑派书法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他不仅继承了邓石如、伊秉绶等人取法秦汉六朝碑版的传统,还将阮元、包世臣等人的碑学理论融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何绍基的书法作品,不仅在技法上有所创新,更在审美原则上实现了碑派书法的全面落实,对晚清书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绍基的书法艺术,是清代书法传承与革新的典范,是碑帖相融的集大成者。

0 阅读:13

抱朴轩书法展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