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单边制裁如何“勒索”委内瑞拉?【文案

见史简谈天下事 2024-04-13 21:34:54

委内瑞拉,目前世界上已知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援引商务部信息,截止2024年2月,委内瑞拉已探明石油储量约为3008.78亿桶。

其次就是沙特,石油储量约为2980亿桶。

但是不同于沙特每天那上千万桶的石油产量,截止2024年2月,委内瑞拉原油产量也就每天82万桶左右。

明明拥有着目前世界上最多的已探明石油储量,原油产量却如此之低,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因为开发能力不够吗?

可是有数据表明,早在1997年,委内瑞拉的石油产出峰值数据,就已经达到了每天345万桶,虽然还是比不上沙特的日产量,但是相比委内瑞拉目前那都不到一百万桶的日产量,怎么看也要高出好多。

而且从数据里面也能明显的看出来,委内瑞拉石油产量的下降,主要集中在2015年以后,而且是持续下滑。

那么2015年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美国对委内瑞拉的单边制裁。

正如委内瑞拉副总统罗德里格斯2023年曾表示的,自2015年以来,西方各国总共对委内瑞拉实施了929项单边制裁,其中60%是美国的限制性措施,他认为美国正在用制裁,不断的勒索委内瑞拉,甚至企图摧毁整个国家。

因为委内瑞拉石油的国有化,引起了美国的恐慌,认为有可能危及美国利益,所以才借着美国世界霸权体系的影响力,开始针对委内瑞拉,通过一系列的行政手段,长期对委内瑞拉实施单边制裁。

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2015年委内瑞拉石油产量的下滑,其实不是美国单边制裁的开始,而是变本加厉的加码。

可要是想说清楚这个事情,还要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30年代的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几乎完全掌控在几家国际石油公司手里,历经一系列激烈的竞争以后,美国财团控制的几家石油公司,也正式确定了在委内瑞拉石油市场的垄断地位,其次是英国一家石油公司。

有数据表明,截止1958年,美国财团旗下的几家石油公司,占据了委内瑞拉全国石油产量的69.78%。其次就是英国一家石油公司,占比26.53%。留给委内瑞拉自己以及其他国家石油公司的市场,甚至都不到4%。

加上自20世纪初一直到1945年,委内瑞拉的工业体系也才刚刚起步,各种新兴的企业集团力量也都比较薄弱,根本无力与这些跨国石油公司抗衡。

且石油工业又是一个典型的资本密集、劳动节约型产业。

最后导致的一个局面就是委内瑞拉的劳工数量长期不足两万人,还都主要集中在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石油业。

剩下的职工要么就是公共部门的雇员,要么就是一些手工业者,或者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全国三分之二左右的人口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但是繁荣的石油工业又切实挤压到了委内瑞拉的农业生产。

以至于委内瑞拉的农业生产反而大幅下降,截止1950年,其产能甚至不足20年代的十分之一,委内瑞拉也因此从一个粮食出口国,变成了一个粮食进口国。

所以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为了保证委内瑞拉的石油权利,也是为了保证委内瑞拉的社会体系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转。委内瑞拉政府和人民,也早早的就开始了布局,寻求打破石油市场的垄断局面。

比如1938年,委内瑞拉把新租让油田的使用费,从过往的开采石油值的10%,提升到了15%,之后1943年,又进一步提升到了16.67%。

与此同时,1943年同年,委内瑞拉还颁布通过了《石油天然气法》,确立了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主权和颁布相关法律的权利。以延长外国公司特许权40年为代价,要求在委内瑞拉本土建立炼油厂,并在委内瑞拉本土提炼该国生产的石油。

说白了就是想要借助跨国企业的技术,在委内瑞拉培养自己的石油工业体系。

按理说,这些跨国石油公司,肯定是会坚决反对的。

但因为当时正处于二战时期,美国也需要委内瑞拉的石油,所以对委内瑞拉的这些举措虽然有些不满,却也没说什么。

可是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就开始搞事情了。

1945年10月18日,委内瑞拉民主行动党联合军事爱国联盟发起政变,然后组建了一个过渡政府,并由民主行动党领导人罗慕洛·贝当古代为领导。

务求建立一个自由、直接、普遍且无记名的选举权。

之后就是1947年,委内瑞拉举行了第一次自由选举,新政府成立以后,贝当古也于1948年2月,将权利移交给了他的党内伙伴,罗慕洛·加列戈斯,也就是1947年选出来的那个新总统。

在此期间,大家可能感受不到美国的参与,而且不论是贝当古还是加列戈斯,都主张将委内瑞拉国家对石油收入的财政参与率,也就是将跨国公司的税收,从43%提升到50%。

光看这个,大家是不是感觉这两位其实坚守的也是委内瑞拉的利益?

但其实综合1948年,贝当古代表国家出席在波哥大举行的第九届泛美会议,参与了由美国主导的美洲国家组织的构建,以及委内瑞拉当时整体国民经济对石油工业的依赖,工业体系发展不起来,农业也因为石油工业的挤压无力发展。

也就是说,贝当古和加列戈斯对跨国石油企业税收的提高,主要是为了维持委内瑞拉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跟他是不是代表委内瑞拉的利益关系不大。

当然,也可能有其他原因,这个我们后面会说。

要不然贝当古也不会在1948年11月,加列戈斯政府被推翻以后,将其流亡的第一站,定在了美国纽约,然后前往华盛顿,寻求美洲国家组织的协助。

回归主题,之后的委内瑞拉,也因为这场政变,步入了一段为期十年的军政府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委内瑞拉第38任总统佩雷斯·希门尼斯借着手上权利的集中,开始大张旗鼓的在委内瑞拉搞起了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甚至还有核反应堆项目,帮助委内瑞拉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委内瑞拉工业体系的发展。

也正是因为这段时期,20世纪50年代,成了委内瑞拉开始科学制度化和制定真正的科学政策的时代。

1957年12月15日,佩雷斯·希门尼斯还就民众是否批准或拒绝1958年到1963年期间政府连任的问题,进行了一场全民公投,以他的政绩,不出意外的获得了86.7%的支持率。

但是好景不长,1958年1月,委内瑞拉的政治局势急转直下,开始出现了针对佩雷斯·希门尼斯的叛乱。虽然这次叛乱失败了,但是民间反对佩雷斯·希门尼斯的声音,也显得越来越活跃。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佩雷斯·希门尼斯便被迫辞职。

然后就是1958年12月,回到委内瑞拉的贝当古,以获得128万张普选票的优势,开始了他的第二任期,上来就发起了用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政策。

同时取消了佩雷斯·希门尼斯执政时期所出台的一些较为重要的公共工程计划。

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后果,相信大家也都清楚,很有可能导致委内瑞拉沦为海外廉价商品的倾销地,也让委内瑞拉的工业化进程,陷入了停滞。

这明显跟委内瑞拉人民的诉求是相冲突的。

要不然1958年前后,委内瑞拉800多万人口,为什么贝当古只获得了128万张普选票,就可以当选总统?

还不就是1958年,由民主行动党、基督教社会党以及民主共和联盟共同签订的菲霍角协议,虽然确立了代议制民主制度,也将委内瑞拉的政治参与群体扩大到了工人、农民等社会中下阶层。

让委内瑞拉的民众投票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以1958年为例,委内瑞拉公民投票率高达92.3%。

但是选举机制,采取的却是封闭式的名单制度,只有政党举荐的候选人,才拥有被选举的资格,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选民直选。

这也就意味着不论委内瑞拉选民支持还是不支持,可以选择的候选人都是固定的,最后也只会通过比较几个候选人的得票率高低来确认结果。

自然而然,面对暗中形成同盟关系的几大政党所推举出来的候选人。

委内瑞拉选民其实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支持,要么弃权。

所以贝当古才能成功当选。他不一定是民间支持率最高的,但一定是所有候选人里面支持率最高的。

但是发展到这里,又涉及到了美国两党的竞争。

大家还记得我前面说的垄断委内瑞拉石油市场的那几家跨国石油公司吗?美国财团旗下的那几家,主要归属于洛克菲勒财团以及梅隆财团。

这两个财团,在政治倾向上,都是倾向于支持美国共和党。

而1948年,贝当古支持美洲国家组织构建的时候,是民主党籍总统杜鲁门执政。那么这里其实就存在一个可能,贝当古其实跟美国的民主党较为亲近,所以1945年到1948年贝当古执政的时候,提高了委内瑞拉对跨国石油企业的税收。

1958年贝当古再次当选的时候,是共和党籍总统艾森豪威尔执政,而就在这段时期,艾森豪威尔于1960年制定法案,对委内瑞拉石油进行配额,转而将重心放在了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石油工业。

跟民主党较为亲近的贝当古,自然而然,也就要想办法去打破这个局面。

所以就有了1960年委内瑞拉国营石油公司的成立,并通过政策的调整,比如进一步将外国石油公司必须缴纳的利润,提高到了70%左右。进而一步步的拿回市场。争取打破外国石油公司的垄断,或者说,是在帮助民主党,对共和党背后金主的海外资产,进行打压。

发展到1970年,这时候的美国,是共和党籍总统尼克松执政。

所以大家就看到了,1970年,委内瑞拉又进一步的将跨国石油公司必须缴纳的利润,提高到了75%。

同时于1971年,通过了一项《回归法》,也就是在外国石油公司与委内瑞拉政府签订的租让协议到期后,委内瑞拉政府将收回全部租让地的特许权。

同年九月,又进一步规定,将外国石油公司租让地中蕴藏的天然气无偿收归国有,并对天然气的开采实行国家垄断。

截止1972年,委内瑞拉国营石油公司,已经控制了燃气市场的72%,汽油市场的35%以及石油产品市场的22%,总体来说,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大家还可以关注下1972年的水门事件。

这场事件的发生,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看成是美国党派斗争激化的一个表现。

那么委内瑞拉在这前后,针对跨国石油企业的各种激进举措,却并没有遭受美国强烈的抵制,也就显得不那么奇怪了。说白了,就是美国内部党派斗争的外溢。

就这么发展到了1998年,因为委内瑞拉的经济实力以及政党政治合法性的不断下降,再加上1992年又接连发生了两次政变。

这些原因导致民主行动党等老牌传统政党之间的合作开始崩溃。

委内瑞拉也在1998年,第一次由无党派全国选举委员会举行选举,选出了乌戈·查韦斯。

这次选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看成是委内瑞拉自1958年开始,首次在政治上,脱离了美国的干预。

所以才有了1999年委内瑞拉全国制宪会议,重新制定新宪法以及后续针对委内瑞拉石油工业的各项改革举措。

查韦斯的石油工业改革,同样是国有化。

除了加强对委内瑞拉国营石油公司的管理,要求其更多的为委内瑞拉政府服务以外。

还于2001年11月,颁布《碳氢化合物法》,正式规定未来所有的外国投资,必须以跟委内瑞拉石油公司组建合资公司的形式进行,而且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必须在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中,拥有至少51%的股份。

连带着提高了矿区使用费,将其从16%,提高到了20%到30%。

但这些举措,很快就遭到了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以及跨国石油企业的不满,毕竟就像我前面说的,本身这个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就是之前美国干预委内瑞拉政治时期所建立的。跨国石油企业更是不用多说。

查韦斯的政策,必然会对这些利益集团造成严重影响。美国自然也不愿意。

所以也就有了委内瑞拉国营石油公司在2002年的那场大罢工,石油产量也出现了一次断崖式的波动,直接就从每天三百万桶降到了每天59.4万桶。

好在罢工结束以后,查韦斯大规模重组国家石油公司的同时,也凭借着2003年的全民公投,以58%的支持率免遭罢黜,这才得以在2005年,开始正式推行国有化石油政策。

美国眼看政治上已经无法对委内瑞拉产生较大影响,没办法只能是以一系列经济制裁手段,开始了对委内瑞拉的单边制裁。

比如2006年,美国开始对委内瑞拉实施制裁,阻止委内瑞拉进入美国的金融体系。在石油美元霸权体系的加持下,这个制裁对委内瑞拉石油工业的影响,必然小不了。

发展到特朗普执政时期,更是变本加厉,扩大对委内瑞拉的经济和金融制裁的同时,还冻结和制裁了委内瑞拉在美国的全部资产,以及大量石油、银行、采矿业以及政府人员。

也就是大家所看到的,委内瑞拉自2015年以后,石油产量开始持续下滑,最低的时候,也就是2020年,已经低到每天只有39.2万桶的产出。

而且就在2023年,美国财政部针对委内瑞拉推出制裁豁免的时候,同时还警告称,临时解除对委制裁不意味着鼓励国际油气公司全面恢复在委业务,后续的制裁豁免将取决于委内瑞拉政府能否在2024年底前,采取具体的措施来推动国内选举。

归根结底,还是想要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委内瑞拉的政治局势。

然后通过对政治局势的影响,间接影响甚至是操控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控制委内瑞拉的资源,并压榨一切美国所想要的资源。

【完】

0 阅读:0

见史简谈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