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介绍工作,不能办,人们会说话的。”
在韶山的毛主席纪念馆,陈列着他生前使用过的遗物6000余件。其中一个展柜里,有一张浅蓝色的名单,上面一大串写着15个名字。这些都是毛主席外祖家的亲戚,由他的表兄文运昌送过来的,毛主席便给出了这样的批示。
文运昌一再请求,但都被拒绝。毛主席公私分明态度坚定,不给老家人走后门安排工作,是他的规矩,他的堂弟毛泽连,就在村里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但1950年,他却主动破例,为一个叫罗石泉的亲戚安排了工作,这又是为什么呢?
罗石泉家住湖南韶山的杨林村,他与毛主席小时候便是朋友,曾一起上过学。另外,他们之间还是亲戚关系,罗石泉,是毛主席第一任妻子的堂兄。
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其实并不是大家熟悉的革命烈士杨开慧,而是叫做罗一秀,是父母包办婚姻。
1889年,罗一秀就出生于这个杨林村,她的家庭,与毛主席家里也是亲戚。罗一秀的奶奶毛氏,是毛主席爷爷毛翼臣的堂姐,论起辈分,就是毛主席的堂姑奶奶。
两家本来就是亲戚,又恰巧有生意上的往来,因此更加亲近。
这罗一秀的父亲罗鹤楼,粗通文墨有田产,也算是当地殷实的大户,可惜的是,他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却又夭折了两个,长大成人的只有长女、四女以及五女。
那个年代,大部分农户家的女儿,也没有正式的名字,就随便起个乳名。罗一秀,乳名叫秀妹子,有了妹妹们,家里就叫她大秀或者一秀,罗一秀这个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与之相反的是,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只有三个儿子。本来是有五男二女,但四个都夭折了,存活下来的只有三个儿子。
毛顺生经常到罗鹤楼的家里去玩,因此多次见到罗一秀,这个姑娘性格温柔长相也好,还识字勤快。家里没有女儿,大部分的家务,都要妻子文七妹一个人干,而她又身体不好。让长子早些结婚,既能有个帮手,还能让不听话的儿子,多个人约束他。
当时,罗一秀已经18岁,毛泽东才只有14岁,但老话说“女大三抱金砖”,娶妻大几岁,会疼人更有担当,这在当时非常流行。
长辈们都认为是门当户对非常好的姻缘,但要结婚的两个人却闷闷不乐。18岁的大姑娘了,父母没有询问她的意见就将她嫁人,罗一秀因此心里充满担忧。毛泽东呢?他也不愿意,男儿立志出乡关,他早已梦想去到韶山外面更大的世界,怎么能窝在家里结婚生子呢?
父子俩因此还大吵了一架,但最后还是拗不过家里。1907年的一天,大红花轿从杨林村炉门前,直抬到韶山冲的上屋场,十几里路,一路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事已至此,即便百般不愿,出于礼仪需要,毛泽东也只得接受这一套繁琐又生硬的仪式,将新娘接进了门,两人由此成为夫妻。
但婚后,他虽然尊重她爱护她,却只是把她当做自己的姐姐,两人一直分开居住,虽有夫妻之名,但并无夫妻之实。他一边参加劳动,一边努力读书,罗一秀也是善良勤快,是操持家务的一把好手,进门之后,不但深得公婆喜欢,和妯娌也从没有发生过矛盾。
就这样相安无事过了3年。
在韶山,老人们曾有一个很有宿命色彩的议论,他们说:“若不是罗氏死的早,毛泽东当年可能会走不出韶山冲-------”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毛顺生虽然是农民,却是个精明的能人,而且固执己见。他本来只有祖上留下来的15亩地,当时生产力低下,15亩地算不上多。但他还会做粮米生意,在他的操持下,地越买越多,生意也做大了。因此,他有一个想法,就是长子毛泽东,读过书能说会道,让他到湘潭市找家大米铺当学徒,学会了他们家也开一个。次子毛泽民,则和他一起在家里,进行大米加工,一家人忙活起来明确分工,日子不就越来越红火了吗?
但他设计的路子,长子不愿意走,他一心一意,都是读书,进不教四书五经的新式学堂,走出韶山冲,他要出去救国救民!
父子俩因此,时常发生冲突。毛顺生发动了所有家庭成员,组织了“联合战线”,毛泽东也搬来了师长亲友,俩人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1910年的大年初二,罗一秀突然生病,据说是痢疾,因为缺医少药,很快就去世了,才21岁。
罗氏的死,让毛顺生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这一年的秋天,毛泽东也终于征得了父亲的同意,离开韶山,到邻县去读书,后来又到省会长沙去读书,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建立了新中国。
但对于罗氏,他的心里总存着一份歉疚,在往后余生,他也一直视罗家为姻亲。
在建国前,毛主席曾先后三次回过韶山,每一次,他都会带上礼品,去看望岳父罗鹤楼。
毛氏家族修订族谱时,他也特意叮嘱,一定要将罗一秀,列入族谱。于是《韶山毛氏族谱·世系表》(竹溪支)齿录卷十五中,便有了这样的记载:
“原配罗氏,清光绪十五年己丑九月二十六丑时生,宣统二年庚戌正月初二寅时殁,葬韶山南岸土地冲楠竹,酉山卯向。”
1950年4月,毛岸英要回湖南探亲,临行时,毛主席还特意叮嘱他:“一定去杨林村,看看你舅舅罗石泉。”
罗一秀并没有兄弟,这个罗石泉,是她的堂弟。罗石泉读过些书,是个忠厚的知识分子,平时以教书行医为生。两家结为亲家后,罗石泉与毛主席也来往密切,并且跟着干起了革命,还曾因为被叛徒出卖,被抓到了监狱里受尽折磨。
建国后,罗石泉在当地的一个公社里当干部,后来因为生病,只能离职休养,这份工作就这么丢了。上了点年纪,身体又不好,因此生活便陷入困顿。毛岸英来看望他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副景象。
了解了舅舅家里的情况,离开时毛岸英又留下了礼物和一些钱。回京后,毛岸英将此事告诉了父亲。
听完消息,毛主席沉默了。他一生,最不愿破坏规矩,但想起那段短暂的婚姻,想起罗一秀的无怨无悔,他便感觉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几天后,他便让人给罗石泉安排了工作,并且说:“他是个正直的人,不会仗着这点儿亲戚关系胡来。”
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据了解,这次给罗石泉安排工作,是毛主席生平唯一的一次破例。
作者微信公众号:稗官论史,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