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七中学——旧长安县衙的历史。

长安一块 2024-02-26 08:20:22

关于“长安”这个地名的来源,在《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弟成娇封长安君,这时的长安只是个一般的集镇,叫做“乡聚”。汉高帝封卢绾为长安侯,汉定天下才改为县叫它做“万年”,属京兆尹(在西安市西北)。西汉惠帝刘盈(前194—前188)在渭水的南岸建立了新都城沿用古名叫“长安”(今西安市西北汉城故城)。显然是想让他的子孙长久安都此地。王莽篡位,更名“常安”。

《长安县志》卷11 中记载着关于“长安县”的变迁:晋雍州京兆郡长安县:东西63里,南北33里。后魏雍州京兆郡长安县:东西28里,南北33 里。北周雍州京兆尹长安县:东西15 里,南北33里。后周京兆尹万年县。

隋京兆郡长安县:东西65 里,南北33里。

唐京兆府京兆郡长安县:东西60 里,南北 460里。

宋永兴军路京兆府京兆郡长安县:东西60 里,南北460里。金京兆府路京兆府长安县:东西60 里,南北460里。元陕西行中省奉元路长安县:东西60 里,南北 460 里。明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长安县:东西60里,南北460里。

《长安县志》卷18中记载:“长安县,在长寿坊西南隅”,(元代)《李好文图》:“唐哀帝李祝天祐(905—907)中,韩建筑新坡,于城西置小城以为长治所”,《长安志图》中说“长安县在西门外”。《新长安县志》中记载:“明洪武四年将长安县移于城内(即今西大街城隍庙东边市第七中学地方)。”长安县署,明代末年已破烂倒塌。清康熙元年知县梁禹甸新修建记载着:“库在堂西,狱在西南,又有小仓以羁押轻犯。”

明、清时的县官是七品芝麻官,比不上声威显赫的二品总督,所以官衙也就简陋得多,县署的建设有:牌楼一座,大门4椽房3间,仪门3椽房3间,科房3椽房22间,大堂6椽房5间,卷棚5间,2堂3椽房3间,门房3间,3堂4椽房5间,东西书房各6间,住房4椽房5间,又6间,厨8间,都仍按旧制。乾隆二十六年知县张介禧,三十一年知县潘时选,五十二年知县张位台,嘉庆十六年知县张聪贤等重修。监狱36 间,乾隆三十一年知县潘时选,四十三年知县丁尹志,五十八年知县赵宜,嘉庆十年知县何承薰等重修。县承署在县堂东,嘉庆七年移驻子午镇。

辛亥后,在城隍庙东边的长安县署迁到鼓楼东原“西安府署”旧址(今省文化局招待所),叫“新长安县”衙门。

晚清,“关南会馆”(即“陕南会馆”)原在满城的东部(大约在今“民乐园”以北),辛亥前,旗人在该馆办过“八旗中学”。民国初年,陕西督军陈树藩(陕南安康人)主持时,参议会议长侯健臣(陕南沔县人)利用陈树藩和他自己的权|势,将原长安县旧址拨给关南会馆使用。凡陕南来西安找职业的或想考学校的人都可以在会馆住。

大约在1925年,旅西安的部分陕南人(较有地位的)向陕南各县募款筹办了“私立乐育中学”。1928年前后,乐育中学内大部分地方驻扎了军队,学校停办。1929年下半年军队移走后乐育中学校董会改组,决定恢复学校,推选的校长是陕南西乡县人名阅柏松。

1930年初,当我和余达夫同志(陕南城固县人)才由西安中山大学(即今市20中学地址)文预科毕业,离去北平升学还有一段时间,所以我们被约请到乐育中学去工作,余任教务主任,我任事务主任,经过军队的破坏,校合及门窗很破烂,又缺经费,只好先招收两班初中补习班约近百名学生,靠收学费初步修理校合,我们教职员都愿尽义务,有的只拿上灶的伙食费。正由于没经费,所以教务和事务两处下面只有一名职员,我和达夫同志(是老中共党员,现在是省教育学院顾问)既是官又是兵,料理具体事务,上街买办等都是亲手干,还参加清除垃圾、积存的马粪、整理院落等体力劳动,是年6月我们离开了乐育中学去北平考学校。

乐育中学办到解放前,一直只有初中班,而且学生并不很多,在私立中学之间不算是有名的学校。

大约从1930年后到抗日战争期间,在乐育中学任教的陕南人有些是进步人士,例如城固人龚逢春(原名龚福畴,参加革命后改名),在1933年夏到三原县北原上上参加了王泰吉同志的起义打游击,后来到陕北,辗转晋绥冀等根据地工作,解放后,先后担任四川省党校、中央党校校长、副校长等职,在“特殊时期”中受严重追害,患心脏病,已于1978年去世,终年70 岁。还有,陕南石泉县人易厚安,在教育界工作一生,现任省政协委员;白河县人艾稚青(中共老党员)在搞地下工作。

解放后,将私立乐育中学收为公有,原破旧房全被拆除,新建了大楼,开办了西安市第七中学校,拥有高、初中 20多个班,规模颇大。

0 阅读:9

长安一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