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50岁之后饮茶都要谨慎,这5种茶要懂拒绝,难喝又伤身

慧雅堂 2024-07-07 11:31:29

中国人爱喝茶,这件事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人们之所以爱喝茶,一方面是因为茶的口感比白开水更好,一方面是茶叶中含有很多的营养成分。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茶多酚、生物碱还有氨基酸等,这些物质对人的心血管健康有不少好处,所以,茶也被人当成了养生佳品。

不过,我今天要给50岁后的人提个醒,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身体的各项机能会慢慢减弱,对于外界刺激的耐受性也没有那么好了,所以正确喝茶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建议50岁后的人,下面这几种茶要懂拒绝,又难喝又伤身:

一,发霉了的茶

生活中有些人不懂收藏,但偏偏在家里存了不少茶,甚至有些茶一放就是很多年。到了50岁之后,工作闲下来了,这时候就开始了品茶,还将闲置了多年的茶品翻了出来,还迫不及待地冲泡着饮用,想要感受这种陈茶的风味。

在这里,我想啰嗦一句,放了多年的茶,拿出来冲泡前要仔细检查一遍,如果发现茶有了霉斑就不要再喝了。特别是一些饼状茶,可不是将饼面发霉的地方撬掉就能喝了,而是应该果断扔掉。

因为霉变了的茶叶,它的内部滋生了不少细菌,包括大家经常听说的黄曲霉菌、大肠杆菌等,这些细菌喝进身体里,那就是对身体不负责任。

二,浓茶

很多中老年人不喜欢喝寡淡的白开水,而是喜欢喝浓茶,茶香味浓郁,喝进嘴里先苦后甜,更有滋味。但浓茶中有很多氟,它需要经过肾脏排出,经常喝浓茶就会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容易氟中毒。

同时浓茶会刺激肠胃分泌过多胃酸,而高浓度的胃酸会直接损害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或者出现炎症,还有患胃溃疡的可能。

此外,浓茶喝太多可加快钙质流失,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严重时还容易引起骨折。而浓茶中大量的咖啡因会让人的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可诱发失眠和神经衰弱。所以,品茶要品温热的淡茶水。

三,添加了香精茶

正因为喝茶是很多人的习惯,所以为迎合消费者的喜好,有些不良商家会在茶叶中加入廉价的香精。把自己积压了好久的陈茶或者一些残茶,经过翻新、添加香精后,以次充好。

不过,这种茶的价格比较低,闻起来特别香,冲泡之后茶汤会很浑浊,多喝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中老年人登茶叶时不能只贪图便宜,一定要多辨别,以免买到香精茶。

四,滚烫的热茶

有不少人觉得刚用滚烫的水泡开的茶,香气十足,习惯在烫嘴的时候就开喝。但是,水温太高,不仅会刺激口腔,还会伤害到食管和胃黏膜,长期这样喝茶,容易引发炎症,甚至诱发更严重的疾病。

同时,刚冲泡的滚烫茶,茶叶中的营养还没有泡出来,身体无法获取茶叶的营养,对健康也没有益处。所以,等茶水放到温热的状态喝是最好的。

五,隔夜茶

不少中老年人有节省的习惯,茶叶要反复冲泡几次,甚至隔夜茶都舍不得倒掉,第二天早上继续喝。

其实隔夜茶的口感已经变了,营养物质也大多流失了,如果没有密封完好的话,可能落入了灰尘,还有小虫子,很容易滋生有害物质,所以,真没有继续饮用的必要了,奉劝大家不要做得不偿失的事情。

除了以上的五种茶要懂得拒绝以外,喝茶还有不少注意事项:

①关于“头道茶”的注意事项

头道茶,顾名思义就是第一次冲泡的茶水。其实头泡茶是不喝的,应该只快速过一下,用来清洗茶叶表面的粉尘和杂志,所以懂茶的人都称头道茶为“洗茶”。

想要喝到味道好有营养的茶,头道茶应该要快速冲泡后倒掉,从第二道茶开始饮用,这样既去除了茶叶所附带的杂质,又能充分保留茶叶中的营养成分,让自己喝到干净、健康的茶水。

②选茶具的注意事项

如果你是一个比较讲究的人,那么建议你不同的茶要备上不同的茶具。

◎绿茶适合用玻璃杯或玻璃壶冲泡,这样能够让你观赏到茶叶在水中舞动的美好。不要使用紫砂壶冲泡绿茶,因为它的强温性会把绿茶闷坏,口感变差,营养流失。

◎红茶可以用玻璃茶具,也适合用白瓷茶具,使用这样的茶具可以直观红茶的汤色和金圈。

◎冲泡乌龙茶比较适合用瓷质盖碗,可以完美展现乌龙茶高扬的香气。如果你想要品到乌龙茶深厚的韵味,那就选择紫砂壶。因为紫砂的保温性能好,还能够淋壶加温,可以保证冲泡的温度。

◎白茶的种类比较多,所以也要根据不同类别选择茶具。比如白毫银针的原料很嫩,冲泡的温度也可以太高了,所以选择大口的盖碗泡是最好的,不会把茶叶闷坏。而寿眉,贡眉,白牡丹这样的白茶就温什么限制了。如果是老白茶还可以选陶壶煮茶喝。

③有3类人不适合饮茶

◎贫血的人——有贫血现象的人,平时要多注意补充铁元素,但是茶叶当中的单宁酸与体内铁含量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对铁的吸收,加重贫血症状。

◎正在吃药的人——如果生病正在注射或者服用药物,这时候也不适合喝茶。因为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茶碱的含量很高,会对正在服用的药物药性造成影响,从而降低药效。所以,生病的人,建议多喝温热的白开水,尽量别喝茶。

◎ 心脏不太好的人——众所周知,茶叶中的咖啡因、茶碱都是兴奋剂,如果心脏不太好的话,经常喝茶可能导致心率过快,引发更严重的心脏问题。

注: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