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完了"卷积神经网络之父"杨立昆的《科学之路——人、机器与未来》(Quand la machine apprend)。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AI科普作品,更像是一次跨越40年的人工智能发展之旅,带我们走进了一位科学家的内心世界,见证了人工智能从概念到现实的蜕变历程。
说实话,拿起这本书时,我还担心会遇到满篇的技术术语和复杂公式。但杨立昆的叙述风格却出人意料的平实亲切,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在讲述他的人生故事。特别是当他回忆起1987年12月6日,年满40岁的杰弗里·辛顿在多伦多实验室那段沮丧的经历时,让我深深感受到科研路上的艰辛与困惑。这些真实的片段让整本书既有深度,又充满人文关怀。
书中最打动我的是杨立昆对学习本质的探讨。他用简单的比喻解释了为什么"一个能够学习一切的学习机实际上什么也学不了"。就像一个只会死记硬背乘法表的学生,虽然能答对所有题目,但并没有真正理解乘法的原理。这个比喻生动地道出了机器学习中"过拟合"的问题,也让我对AI的学习过程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阅读,我惊讶地发现原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如此跌宕起伏。在2004-2006年间,杨立昆他们关于深度学习的论文几乎都被重要会议拒绝。但正是这些执着的科学家们,在困境中坚持探索,最终推动了深度学习的突破。这让我想起了爱迪生的名言:"我没有失败,我只是找到了一万种不起作用的方法。"
书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人工智能就像现代飞机之于鸟类。虽然最初的灵感来自于生物,但未来的发展不能局限于简单模仿自然。就像飞机的发展需要空气动力学原理,人工智能的进步也需要我们去探索智能的本质规律。这个比喻让我对AI的未来有了更开阔的思考。
最令人深思的是书末对AI未来的展望。杨立昆并没有一味歌颂技术,而是理性地指出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就业和贫富差距的影响。他提醒我们,人类经验和创造力在AI时代会变得更加珍贵,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视角。
这本书适合哪些人阅读?我认为不仅仅是AI从业者,任何对科技未来感兴趣的人都值得一读。对技术人员来说,这是一部难得的"科研心路历程";对普通读者而言,这是一本了解AI发展脉络的生动教材;对年轻人来说,这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科学家成长故事。
读完《科学之路》,我脑海中萦绕着一个问题:在已经敲开AI时代大门的当下,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准备自己?也许答案就藏在书中那句话里:"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无法参与竞争的东西会变得更有价值。"
探索 AI 前沿,洞察智能革命每日更新最新人工智能资讯与应用技巧让我们一起深入 AI 的浩瀚海洋洞悉智能科技的风云变幻见证人工智能的每一次飞跃分享 AI 创新的每一次突破
关注【普适不存在】解锁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