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在3月22日宣布了美国空军的六代机,也就是F-47项目的存在。但是,距离F-47的服役还需要很多年。目前,美国空军列装主力战斗机还是F-35。
随着F-35战斗机数量的增加,已经开始在第一线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如今又碰上难题。以前仅仅是中方的东风弹道导弹就让美国人大为头痛,数量多,质量也不错;如今朝鲜的弹道导弹技术也在快速提升,对美军构成的威胁也在大幅度提升。
美军的F-35,面对导弹威胁被迫打起游击
现代弹道导弹技术的发展对美军基地构成不小的威胁,面对中朝的弹道导弹力量,美国感觉压力越来越大,引发美军态度大变。已经意识到,美军在一线的F-35战斗机,尤其是部署在日本和韩国基地内的F-35,完全就处于炮口之下,战时根本没有机会升空,在地面上就被率先摧毁了。
美国以前一点不关心如何防御的问题,如今开始关注于如何防备自己挨打的问题了。美军也意识到,必须换种打法。目前推出了所谓“敏捷作战部署”理念,并开始进行实际运用。
美国媒体报道截图
根据美国媒体《军事观察》的报道,美韩在2025年3月10日至3月21日间,进行了为期11天的“自由之盾”演习,美韩派出大量战机参加演习,双方都出动了F-35战斗机。美军的F-35A战斗机部署到韩国,目的就是测试其在韩国的“敏捷作战部署”能力。美国第七航空队发言人表示,F-35战斗机“参加了‘敏捷作战部署’(ACE),转移到备用基地,以演练部队在保持战斗飞行行动的同时,进行快速调动兵力的能力。”
F-35的敏捷部署,就是尽可能少的依赖机场支持
所谓“敏捷作战部署”被解说为一种分布式作战模式,实质就是打游击,通过不断更换作战基地的方式,躲避弹道导弹打击。按美国军方的构想,通过所谓“敏捷作战部署”就是换个战场,将原本有限区域内的战场,变成区域巨大的战场空间,从而分散对手的打压力量,再加不断的机动,从而避免挨打。
美军公布的“敏捷作战部署”的示意图
美国的想法只是单方面的愿望,存在不少问题,所谓“敏捷作战”存在一个死穴,为了保证快速变更基地,要求作战部队必须有足够的机动性,这样就不能随队携带大量的物资,只能少带物资与装备,必须在前沿地带的基地中提前囤积大量物资装备,单纯依赖空中运输补给支撑不了长期作战,可是在任何地点大量储存弹药,燃料等都必然成为非常显眼的目标。
还有一点麻烦,所谓“敏捷作战”需要一个广大的战场,美军构想中,要从日本、韩国、菲律宾、关岛、海上航母战斗群等地点起飞,这就无限制扩大战争,必须拉盟友参战,盟友的态度也成了问题,谁都知道,这等于直接挑起世界大战,美国的盟友是否会愿意打一场世界大战呢?
美军的意图,其实是把盟友们也拉下水
美国人还有意掩盖了一个现实,可供美国使用的后备基地数量太有限。整个第一岛链上,可用基地相当有限,而且处于对手的威胁之下。美国媒体《军事观察》在报道中强调,能够使F-35战斗机远离主要空军基地部署,在朝鲜半岛尤为重要。美媒明确了解,朝鲜军队威胁美韩空军基地的能力呈指数级增长,其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库相当强大,炮兵和火箭炮兵部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可以进行大量低成本饱和攻击。
朝鲜的弹道导弹力量发展很快
本来“敏捷战斗部署”是用来防止美军空中力量被弹道导弹团灭,结果“自由之盾”演习却放在韩国进行,这有点事与愿违了。明知韩国就是对手的靶场,跑韩国去,这是生怕对手的弹道导弹射程不够,直接往枪口上撞?这到底是思路上的问题,还是智力上的问题呢?
对美军的对手而言,应对所谓“敏捷作战部署”只是必须换种打法,原有的打法要升级了。
首先,必须提高侦察能力,以便及时发现目标,不能局限于周边几百公里,而是提高到1000公里以上,甚至达到3000公里。
美军的“敏捷部署”,只是把战场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其次,扩大远程打击的范围,美军提出所谓“敏捷战斗部署”的一个立足点,相信对手的远程打击范围有限,只要及时机动就可以躲避到弹道导弹打击范围之外。因此,应对的办法只要提升打击的范围,让美军找不到安全区,也就无处可躲了。
朝鲜还有巡航导弹部队,近期发展非常迅速
最后,提升打击的反应时间,所谓“敏捷战斗部署”的另一个立足点,是对手的远程打击反应速度慢,可以给美军以充足的时间进行兵力的转移。只要缩短从发现目标到击中的目标所花费的时间,让弹道导弹的打击比美军移动的速度要快,那么就可以克制美军。
美军的所谓“敏捷作战部署”完全就是一种想象出来的作战方式,不符合实际战场情况,平时可以吹嘘一下,战时只能让美军自己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