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近三百年的历史,通过科举考试层层筛选,一共才筛选出一百多位状元,可见这些状元的含金量之高。他们是传统人才筛选机制下的拔尖者,为古代社会统治机制的运行献谋献策。然而,作为历史上唯皇帝是尊的古代,这些状元好像在中了状元之后,就很少被后世所熟悉了。所以提起他们的名字,我们往往觉得有点陌生。
陆润庠是同治年间的状元,但他经历了清代好几个阶段。从同治皇帝到溥仪,他都在朝廷担任要职,一直到清朝最后还在任溥仪的老师,负责其学习事宜。
而今天我们主要聊到的是陆润庠的书法,他的书法是科举选仕制度下的主流书法风格,主要来自唐代楷书,尤其是欧阳询的楷书。行书也是在其楷书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有赵孟頫圆润流畅之风,颇有雅俗共赏的美感。
做为清代状元,他们大多时间其实是忙于政事,至于书法,则是为日常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如果对书法没有更多的兴趣,是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在书法上面的。陆润庠的书法就是这样,他无意于当一位书法家,所以他的一生书法相对来说比较单调,楷书行书风格一直是那个样子。
当然,作为清代文人,他们的书风都逃脱不了一个宿命,就是会被批评为有馆阁气。但是无论如何,陆润庠作为清代的状元,其书法还是非常漂亮的。








[点赞][点赞]
没有馆阁体功底是写不出来的,现在书协许多书法家只会拿笔乱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