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帝国版图变迁(二):四方扰攘世事艰,眼科医生挽狂澜

由版图说历史 2024-11-15 09:47:03

希拉克略起兵

610年,阿非利加省总督希拉克略杀死篡位者福卡斯,结束了8年内战,建立了东罗马第四个王朝——希拉克略王朝。

希拉克略想要夺回被萨珊帝国侵占的叙利亚省和“上帝之城”安条克,于613年围攻安条克。结果,东罗马军被萨珊军队打得惨败,引发了更严重的后果。

615年,萨珊帝国军队横穿小亚细亚,一直打到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卡尔西顿,直接威胁着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希拉克略皇帝向萨珊皇帝库斯鲁二世求和,遭到断然拒绝。库斯鲁二世得意洋洋:那哪行,我军正势如破竹,咱们君堡见。

619年,萨珊帝国攻入埃及并于621年占领。622年,萨珊帝国攻占昔兰尼加。至此,东罗马帝国东部和南部最富饶的几个省份尽丧。

为了应对国土沦丧的局面,希拉克略皇帝进行政区改革,开始设立军区以取代行省。军区的设立保证了兵源,减少了流民,缓和了矛盾,同时也并不耽误经济的发展。他同时将希腊语作为帝国的官方语言,几十年后取代了拉丁语。

东罗马帝国的军区制

改革之后,东罗马军战斗力大增,教会也积极捐银捐款。622年以后,希拉克略皇帝发动反攻,在各个战场频频击败萨珊帝国的军队,收复小亚细亚。

阿瓦尔人知道东罗马帝国与萨珊帝国是宿敌,所以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与之结成同盟。626年,趁着希拉克略皇帝在外,君堡兵力不足之际,阿瓦尔人与萨珊帝国共8万人联合围攻君士坦丁堡。但没想到,东罗马帝国凭着君堡高大的狄奥多西城墙和强大的舰队,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成功反杀。

君士坦丁堡保卫战的胜利成为东罗马与萨珊帝国战争的转折点,战后希拉克略皇帝联合可萨人共同对付萨珊帝国。627年,东罗马军杀入萨珊帝国腹地,在尼尼微战役中大获全胜,直接威胁到萨珊帝国的首都泰西封。

628年,萨珊帝国库斯鲁二世被弑身亡,引发内乱。萨珊帝国内外交困,不得不与东罗马帝国议和,将侵占的埃及、叙利亚等省份归还东罗马帝国。

至此,希拉克略皇帝终于收复了国土,稳定了局面。此时或许他只想对萨珊帝国说一句:还装不装了?

然而,正当东罗马帝国与萨珊帝国消耗了巨大国力,都已经精疲力竭之时,南方的阿拉伯人突然崛起,令双方始料不及。

632年,阿拉伯帝国建立。634年,阿拉伯帝国在统一半岛之后开始大举对外扩张。东罗马帝国与萨珊帝国已经老了,而阿拉伯帝国正年轻,方兴未艾。一个强壮的小伙子打两个老头,结果还用想吗?

在经济利益和宗教信念的推动下,阿拉伯游牧骑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636年,阿拉伯军打败东罗马帝国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占领大马士革,接着攻陷“上帝之城”安条克。638年占领耶路撒冷,642年占领埃及。641年,希拉克略皇帝在绝望中去世。

642年,在攻克萨珊帝国首都,追击其残余力量之外,阿拉伯帝国把主要精力都用来对付东罗马帝国。647年,迦太基失陷。与此同时,斯拉夫人也趁机大举入侵,巴尔干遍地都是斯拉夫人,东罗马只能招抚或任其妄为。

至此,东罗马帝国东部和南部最富饶的省份大部分沦陷。同时,阿拉伯帝国打造舰队,发动试探性进攻,占领塞浦路斯。

656年,阿拉伯帝国发生权力斗争,叙利亚和埃及总督穆阿维叶造反。东罗马帝国趁机收复迦太基和阿非利加省。

但好景不长,等穆阿维叶建立了倭马亚王朝之后,阿拉伯帝国军马上卷土重来,阿非利加首府迦太基岌岌可危。阿拉伯军不断侵袭小亚细亚地区,破坏城市,给东罗马的经济和人口造成沉重打击。

东罗马皇帝君士坦斯二世猜忌好杀而又无能,一度想迁都罗马。他的儿子君士坦丁四世可不这么想,继位后并不想把君士坦丁堡拱手让给阿拉伯人,决定坚决抵抗。

678年,阿拉伯帝国舰队第一次围攻君士坦丁堡,企图一举拿下。没想到东罗马帝国有叙利亚难民发明的秘密武器“希腊火”,君士坦丁四世带着他的舰队硬刚阿拉伯帝国的舰队,给其来了一场烧烤盛宴,阿拉伯舰队全军覆没,君士坦丁堡转危为安。

东罗马帝国军乘胜追击,歼灭阿拉伯军队3万余人,并不断骚扰阿拉伯帝国首都大马士革周边地区,迫使穆阿维叶签订和平协议,每年向东罗马缴纳21.6万诺米斯塔特金币,50名奴隶和50匹马。

阿拉伯人第一次尝到如此惨败,阿拉伯帝国战车看来也并不总是战无不胜。

679-681年,保加尔人与多瑙河下游的斯拉夫人联合击败东罗马军队,建立了保加利亚第一王国,并得到东罗马承认。于是,东罗马帝国在欧洲又多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685年,东罗马帝国收复阿非利加,并趁阿拉伯帝国再次内战之际迫使其签订“永久和平”协议,阿拉伯人每年向东罗马缴纳36.5万个金币,365匹马和365个奴隶,并且要与东罗马平分塞浦路斯的税收。

由此,东罗马帝国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同时也向阿拉伯人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东罗马不是萨珊帝国,不会轻易屈服。

但是和平是短暂的,君士坦丁四世的继任者查士丁尼二世违背协议,给了缓过劲来的阿拉伯帝国以借口。695年,战端重启,阿拉伯帝国大举进攻北非,占领阿非利加,并征服了当地的柏柏尔人。

708年,东罗马帝国在北非的最后一个据点丹吉尔失守,标志着其北非领土全部丧失。

717年,随着查士丁尼二世被赶下台,利奥三世建立了伊苏里亚王朝,取代了希拉克略王朝,结束了20多年的内部不稳定状态。但伊苏里亚王朝一建立就得给前朝擦屁股,而且又面临着新威胁。

希腊火,现代喷火器前身

阿拉伯战车气势如虹,从陆路与海上不断发动对东罗马的进攻。716年,阿拉伯军越过东南托罗斯山,将前沿推进至小亚细亚。718年,阿拉伯舰队再次围攻君士坦丁堡,这次东罗马帝国又倚仗“希腊火”而得以保全。

750年后,阿拉伯帝国发生改朝换代,对东罗马帝国的威胁暂时减轻。但意大利的伦巴第王国发动了攻势,725年占领科西嘉岛,751年攻占拉文纳总督区,并进军罗马,骚扰教皇。巴利阿里群岛独立,后又并入后倭马亚王朝。

罗马教皇早已不甘心受东罗马皇帝控制,想找一个新的世俗领袖,加上726年东罗马掀起圣像破坏运动,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于是,罗马教皇为抵御伦巴第人,转而寻求法兰克国王帮助,并试图重建“西罗马”与东罗马抗衡。

774年,法兰克国王查理曼为永绝后患,一举灭掉了伦巴第王国,并控制了教皇,帮教皇建立了教皇国。至此,东罗马帝国在意大利北部的领土尽丧,只剩下威尼斯和南部沿海地区。

查理曼

780年,年幼的君士坦丁六世继位,由来自雅典的伊琳妮太后摄政。伊琳妮就是东罗马的“武则天”,权力欲极强,迟迟不肯交出统治权。

782年,趁东罗马帝国孤儿寡母,阿拉伯帝国又来了。阿拔斯王朝哈伦王子带领95800人突袭君堡,迫使伊琳妮太后签订耻辱的条约,每年纳贡16万诺米斯塔特金币。

打不过阿拉伯人,伊琳妮太后便拿斯拉夫人出气,于783年发动特别军事行动,扫荡了巴尔干南部的斯拉夫人,并进行巡视。然后,伊琳妮太后就飘了,拒绝向阿拉伯帝国纳贡。797年,她又把已亲政的儿子君士坦丁六世弄死,成为东罗马帝国第一位女性皇帝。

伊琳妮太后这么干失去了军队的支持,798年,军队放任阿拉伯军队通过小亚细亚,一直打到爱琴海,迫使伊琳妮女皇签订了更耻辱的进贡协议。

雅典的伊琳妮

800年,东罗马帝国受到了更屈辱的打击。为了投桃报李,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加冕法兰克国王查理曼为“西罗马皇帝”,法兰克王国升格为帝国。对此,东罗马帝国感受到了来自法统方面的威胁。查理曼甚至想向伊琳妮女皇求婚,但未成功,因为802年伊琳妮女皇很快就被废黜流放了。

不过,查理曼并没有与东罗马帝国发生大冲突,仍然承认东罗马帝国对威尼斯和意大利南部的统治权。

802年,财政部长尼基弗鲁斯称帝建立弗里吉亚王朝,取代了伊苏里亚王朝。弗里吉亚王朝非常短暂,不到20年,就是来搞笑的。

811年,尼基弗鲁斯一世在巴尔干山脉与保加利亚人作战时被杀,头颅还被保加利亚大公做成了酒杯,上演了一幕“头盖骨之耻”。之后,保加利亚一度兵临君士坦丁堡,但君堡城墙贼厚,未克。

820年,阿莫利王朝取代了弗里吉亚王朝。阿莫利王朝的皇帝们重启了破坏圣像运动,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内乱。破坏圣像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没收教会土地,分给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核心基础——新兴军事贵族。

皇帝与军事贵族大肆兼并农村公社和自由民土地,引发了强烈反弹。821年,帝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托马起义,825年才被平定。826年,阿拉伯人攻占克里特岛,撒丁岛也独立。827年,西西里一将领叛乱,引阿拉伯人入寇。但西西里的东罗马军顽强抵抗了半个多世纪,直到902年西西里才完全沦陷。

843年,破坏圣像运动结束,但在帝国确定了皇权高于教权的原则,并且已收回的教会土地不再归还。

此时在位的是“醉鬼”米哈伊尔三世皇帝,就知道享乐,“接着奏乐接着舞”。北方的保加利亚第一王国强大起来,兼并了南斯拉夫人很多部落,并向塞尔维亚与东罗马帝国发动进攻,目标是统一整个巴尔干。威尼斯正是在这个时候趁机脱离东罗马独立。

因为东法兰克日耳曼人的阻止和塞尔维亚人的顽强抵抗,保加利亚的企图落空。为了应对局面,保加利亚主动向东罗马帝国示好,并于865年皈依了东正教。

然而,东罗马帝国内部又出幺蛾子了。基督教“异端”保罗派运动发展壮大,在小亚细亚东部建立了政权,屡次挫败东罗马帝国的官军。

867年,共治皇帝巴西尔一世干掉“醉鬼”米哈伊尔三世,开启了马其顿王朝。巴西尔一世费了好大劲才于872年平定了保罗派运动。

893年,保加利亚第一王国出了一个史上最能打的君主——西美昂大公。西美昂西击塞尔维亚,南攻东罗马,四次兵临君士坦丁堡,打得东罗马皇帝称臣纳贡,奉保加利亚使者为上宾。913年,西美昂还被加封为“沙皇”,比俄罗斯沙皇都要早几百年。

在西美昂帝国的强大攻势之下,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急剧萎缩,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土丧失了80%以上。

保加利亚的辉煌不能长久,926年,西美昂一死,保加利亚迅即衰落。塞尔维亚人脱离其统治,匈牙利人与罗斯人也对其构成威胁。在这段时间里,东罗马帝国抓紧休养生息,时刻准备反击。

10世纪中期以后,东罗马帝国皇权稳固,经济繁荣,军事力量大增,收复失地开始提上日程。

961年,东罗马帝国对阿拉伯人展开反攻,一举歼灭其海军,收复克里特岛。969年,东罗马在陆上打败阿拉伯人,将其逐出小亚细亚,并收复“上帝之城”安条克和大马士革,阻止了法蒂玛王朝向这里扩张的企图。与此同时,东罗马还取得了亚得里亚海制海权,吞并塞尔维亚,为灭保加利亚作准备。

976年,18岁的巴西尔二世上台,马其顿王朝迎来了最伟大的一位皇帝,即将开启东罗马帝国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巴西尔二世

巴西尔二世不关心文学,不关心教育,对女人也没有任何兴趣,一辈子未婚,没有子嗣。他长得不英俊潇洒,也不擅长以言辞鼓动人心。他一生只有一个目标——为东罗马帝国而战,将其打造成一个伟大的帝国。

巴西尔二世毕竟年轻气盛,一开始冲动了。他为了建立军中的威望,于986年贸然出兵北伐保加利亚王国,结果被保加利亚沙皇塞缪尔汗打得大败,侥幸得以生还。

987年,巴西尔二世刚回到君士坦丁堡就发生了军事贵族巴达斯·福卡斯的叛乱。万般无奈之下,巴西尔二世通过和亲的方式把妹妹嫁给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换取了6000罗斯士兵的支持,最终平定了叛乱。

巴西尔的瓦良格卫队,即维京或罗斯战士

这些罗斯士兵久经沙场,成为巴西尔二世忠诚的瓦良格卫队,除了保护巴西尔二世的安全之外,必要时还充当突击队的作用。

巴西尔二世吸取教训,严厉打击贵族世家,巩固皇权,扶持中小农场主和农民,建立小金库,为对外扩张做准备。

面对保加利亚王国长年累月对于帝国的掠夺和骚扰,巴西尔二世终于动手了。他和他的将军们开始一点一点从保加利亚人手中收复失地,到1014年,巴西尔二世已经控制了保加利亚东北部和西南部,剪除了其两翼。

1014年,巴西尔二世在一场决定性战役中击败保加利亚沙皇塞缪尔汗,俘虏14000名士兵。为了以报当年的“头盖骨之耻”和震慑敌人,巴西尔二世充当了一次“眼科医生”的角色,极其残忍地将俘虏们致盲,每100名保加利亚人当中只有1人保住一只眼,然后放他们回国。保加利亚沙皇塞缪尔汗见到这些回来的俘虏后突发心脏病,吓死了。

保加利亚民族英雄塞缪尔汗

巴西尔二世因此被称为“保加利亚屠夫”,在现在的保加利亚人眼中就是恶魔的象征。但在希腊人眼里,巴西尔二世无疑是民族英雄。

塞缪尔汗一死,他的儿子们无力抵抗,这就跟当年曹操打袁绍一样。1016年,东罗马帝国军队攻占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1018年,保加利亚第一王国灭亡,巴西尔二世终于清除了悬在东罗马帝国头上达300年之久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不过,鉴于两国积怨已久,他在保加利亚实行仁政,赦免了那里大部分的臣民,并吸收一些保加利亚领袖在帝国军队中担任要职,所以叛乱并没有发生。克罗地亚王国很识时务地归顺了巴而尔二世,成为东罗马帝国的臣属。

巴西尔二世征战亚美尼亚

巴西尔二世是一名职业军人,在晚年仍然四处征战。1021-1022年,巴西尔二世利用政治和军事双重手腕,打败了格鲁吉亚王国,攻占了亚美尼亚和高加索伊比利亚地区的小一系列小国,如瓦斯普拉坎、瓦南德等。此外,他在意大利南部也有所拓展。

巴西尔二世还曾计划收复西西里岛,但还没有成行就于1025年去世,享年66岁。他5岁继位,成为东罗马帝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几百年难得一遇的伟大皇帝。

巴西尔二世去世时留下了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他几乎将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扩大了一倍,使东罗马帝国再次走向权力的巅峰。但是巴西尔二世没有子嗣,由他的弟弟君士坦丁八世继位。巴西尔的后继者们显然没有他的能力,一两代人之后巴西尔二世铸就的帝国伟大锦绣前程就全部化为泡影。

一股从东方来的游牧旋风吹了过来,东罗马帝国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且听下回分解。

主要参考资料: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

布朗《拜占庭帝国》

(本图文由天启元贞独立创作完成,创作不易,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