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禅:一切恰处,刚好即好!

禅门商 2025-03-09 11:23:51

引子:长安城内有一间无相茶馆,主人原是当地金融界大亨,融投分花,纵横驰骋,无限风光。然而就在他最辉煌的时候却忽患重疾,无奈之下寻访名医巨资救治,好在老天有眼转危为安。大病初癒后的一天,他取出曾经珍藏的那盒陈年老茶,准备泡壶香茗滋养久违的心脾,谁料茶饼却从手中滑落摔了个稀碎。

就在他俯身拣茶的那一刻恍然觉悟:世人辛劳为圆满,破碎方有真滋味。自此他就退出江湖,隐身巷陌,开始在茶席间体察一期一会的深意。这一天,我沿着青石铺就的路面来到这位觉者所在深巷的茶寮。竹帘半卷处,觉者气定神闲,正将沸水注入壶中。雾气氤氲间,他轻声问出:你可知吃茶去的禅门公案?

此时,窗外院落,春雨绵绵,苔痕泛绿,宛如隔世。没等我回话,他递上茶盏并示意我止语静坐,随口说到:雨丝斜,这是观音菩萨的杨柳枝;水花碎,这是文殊菩萨的狮子吼。平日里我也有心向禅,却在此刻恍然明白觉者早已将禅道禅意化在这寻常烟雨里。禅机原不在深山古刹,而在市井碗盏的流转之间。

禅道润尘缘

灵鹫山上,释迦拈花不语,迦叶破颜微笑。虚空传音: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禅由此发端,如月照千江:达摩东来意,般若中土植,一花开五叶,七宗暗香浮;本来无一物,何期见自性;临济棒喝展机锋,曹洞默照见空明。禅如暗河流转,却将佛法智慧化作东方的生活艺术。

唐宋以后,禅风由峻烈渐入圆融。以平常心是道点化众生,这曲径通幽的演变,恰似禅茶一味,苦涩中透着回甘,细品时皆是妙趣。禅非缠,枯木龙吟照大千;缠亦禅,青灯古佛万法闲。禅者,一切恰处,刚好即好。禅恰如天地间最通透的镜子,照见人世百态,又超越万象纷纭,于有无之间观自在,于虚实之处见如来。

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禅法要义,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尽在不二法门:饥来吃饭困睡眠,热取凉冻火向寒,平常心即禅。禅不在深山古寺,不在文字话头,而在举手投足处。禅门有一则公案,人问赵州和尚:如何是佛法大意?答:庭前柏树子。这正是:檐角铃动时,恰是风来意。心随缘起,无风自静,风来则鸣。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禅家论道,不说尽绝,偏要在春茶初沸时搁盏,于月满中天前掩窗。所谓恰处,恰如云卷云舒皆合天时,恰似山溪漫过青石自成曲调。难怪北宋圆悟克勤禅师曾以茶半香初四字示人:茶斟些许留余温,香染一缕存远韵;这其中的分寸,恰恰就是禅机。

禅法救迷情

以前南宋径山寺中,有个日本僧人道元,看见典座老僧在烈日下晒香菇,便问:何不让行者代劳?老僧答:他非我。道元顿悟:禅即是身心脱落的专注。茶圣千利休建草庵茶室,门高仅三尺,喻示众生平等;插花名家池坊专情于让草木诉说本来面目。禅艺相通处皆在恰好二字:茶斟七分留三分人情,墨染五分显五分留白。

明朝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西湖七月半: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他用文字所描绘的这般生活艺术,正是禅家所谓的日日是好日。清朝名人郑板桥书写难得糊涂四个字,道破知白守黑的处世智慧;就连齐白石画虾也有三十二个变化之法,这也是他谙熟似与不似之间的妙谛。

平常心是道,看似平淡,实为至味。农家腌菜,盐多则苦,盐少则腐,足足一百八十日方得脆嫩爽口。延寿禅师以一心为镜,照见山河大地而不留痕迹,此等境界正如砚池宿墨,浓淡相宜则可绘万千气象。有人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答:糊饼。这是将惊天佛语化作炊烟里的寻常滋味。青山元不动,浮云任去来。

禅门浸商海

日本江户时代,有个近江商人穷一生经验总结出三方好商道:卖方得益,买方称心,天下得利。这其中映射出的生意智慧,暗合利他自利的法要。松下幸之助创立的水道哲学,把经营比作如供水,惟求润泽众生;稻盛和夫以敬天爱人来建立经商之道心,曾救日本航空于危难。统统印证禅门商道:初心正念,利他取全。

旧时胡庆余堂药铺悬戒欺匾额,始终秉承采办务真和修制务精理念,恰似禅门清规。华人李嘉诚办公室悬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二十四字道尽商禅真味。今日商场竞争激烈兴替浮沉,我辈更需要八风吹不动的定力:遇顺境如观庭前花开花落,处逆境似望天上云卷云舒。

月印千江影,分毫不减增。明月映水,江海湖泊各现其影,而月轮未曾刻意分辉。禅门有和敬清寂四规:与人和而不流,持心敬而不执,守境清而不枯,处变寂而不灭。有道是:老僧扫叶,起落恰合西风韵律;商贾算珠,声响暗合流水清音。禅者,非逃世避俗,恰在红尘炼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禅心恰处行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人生修行不在追逐,而在当下一念清净。王阳明龙场悟道,心外无物;曾国藩日课持戒,主敬涵养。出世入世,原是同一个月印千江;虎跑泉亭联语更妙:水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答曰: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当下即是,刚好最好。

空山新雨后,满而不溢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雪窦禅师曾有诗云:春山叠乱青,春水漾虚碧;寥寥天地间,独立望何极。人生恰似这水墨长卷,浓淡干湿皆是机缘:少年当如初研之墨,饱含生机;中年似运笔中锋,骨力洞达;晚年若枯笔飞白,从容淡泊。难怪弘一法师临终绝笔:悲欣交集,写尽人间之至味。

四时恒常序,万物皆有度;周易言时中,庄子谈天钧;皆暗合禅家恰好之谛。春日桃李不争腊梅之先,秋日丹枫不妒金菊之晚,各守其时,各安其位。晨钟五更即起,暮鼓酉时便眠,看似严苛,实为契合阴阳消长。日日是好日,并非日日皆顺,而在皆恰如其分。春茶犹雀舌,多一分则老,少一分则嫩,恰似观照本心。

禅门临济宗义玄禅师曾有四喝,或如金刚怒目,或似菩萨低眉,总在电光石火间把握火候。这也好比是古琴演奏,右手勾挑轻重缓急,左手吟猱虚实相生,所谓和静清远,皆在指尖分寸。敦煌壁画飞天衣带,多一笔则臃肿,少一线则寡淡,飘举之势全在吴带当风的曹衣出水。满则溢,浅则亏,一切恰处,刚好即好。

禅灯照大千

暮色渐暗,月上梢头;老者掀开了竹帘。且看街上行人,但见万千过客自成法相,却都暗合着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的禅机。茶烟散尽处,忽闻远处传来暮鼓声声。原来这万丈红尘,本就是最庄严的道场;而你我汲汲营营的日常,恰是佛法最鲜活的注脚。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诸君可见真我?时时常扫心地尘,拭去方见本来面。

千江有水千江月,满船空载月明归。禅,自达摩一苇渡江开始,历千载风霜而生机愈盛。今人虽无袈裟加身,然股市涨跌间修无常观,地铁拥挤处练慈悲心,键盘敲击时参文字禅。商场即道场,佛法就是活法;此中真意,恰如六祖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原来法华经说的世间相常住,早被写成城市霓虹里的点点禅灯。

禅说恰好,不在掐分算厘的刻意,而在水流花开的天真。终究明白:春不必恨其短,冬无须厌其长,饥来吃饭困来眠,皆是本地风光。看那洞庭秋月,玉鉴琼田三万顷,扁舟一叶,载得满船月明,却道是空载而归——原来这空里,早已盛满乾坤。茶烟起时,禅机尽在恰处,红尘就是修行的道场……跟随禅门商道系统修为,一起开启财智之旅!

2 阅读:22

禅门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