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日两国在老挝东盟防长扩大会期间,日防长中谷元当着中国国防部长董军的面做出了两项保证,一是同意推进两国防务部门间的对话,二是决定妥善运用去年启用的中日防务部门直通热线。这次双方达成的共识,让人们看到了中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的积极进展,也为深化中日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双方确认推进防卫对话之后,日本自卫队代表团紧接着从11月26日开启了为期9天的访华行程。根据官方的说法,这次自卫队访华是为了参加与中国军方校官级干部之间的交流项目,与之对应的,最近几天中国中联部也派团访问了日本。
这样的互动频率,释放的信号不言而喻:中日双方在主动展现善意,传递出寻求对话、增强互信的愿望。这种态势尤其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显得意义深远。不得不说,日本的对华态度有些逐渐软化的迹象。
其实这并非毫无理由,毕竟,在国际关系中,有交流就有对话,有对话才能减少误判,减少摩擦。这种转变,是中日关系改善的开端,值得肯定。而这次日本自卫队代表团访华,也让人们有理由相信,在某些领域,中日的沟通与合作正在变得更为现实。
中日作为亚洲邻国和世界重要经济体,合作的空间巨大。然而,历史问题和地缘政治因素一直使中日关系处于一种复杂的状态。虽然近期双方互动频繁,但要让两国关系彻底回到正轨,日本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特别是面对国际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日本需要展现更多的独立外交姿态,而不是在美方的影响下随波逐流。
中国在这次对话中也表达了一个明确的关切:随着明年1月20日特朗普重返白宫,日本的对华政策会不会受到影响?这个问题的提出其实直击要害,因为回顾特朗普第一任期,他在经济上毫不犹豫地挥舞关税大棒,哪怕是盟友也不例外,第二任期这种对外强硬的经济政策也极有可能继续。
美国和日本是盟友,但这种同盟关系并不平等,美国对日本始终采取的是“居高临下”的态度。日本在经济政策上往往不得不看美国的脸色,面对美方施压,屡屡妥协。
相比之下,中国对日本的态度一直是平等尊重的。中日作为邻国和东北亚的重要力量,如果两国能加强合作,不仅对日本有利,对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至关重要。
从经济上看,日本长期以来对中国市场有着重要依赖,而中国也愿意在开放市场、技术合作等方面与日本开展互利共赢的交流。因此,中日走近,是互利的选择,也是历史和地缘的必然。然而,如果日本误以为中国对日方的善意是出于对日本的某种依赖,进而继续充当美国对华遏制战略中的棋子,那就真的大错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