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书法的一大特点就是笔画处理极其圆润,连带自然,笔画的转折之间不管是方笔还是圆笔,都显得极其流畅,没有明显的顿折,没有类似欧体和柳体那样的方折。因此也有一些书家认为他的楷书不算是正式的工楷,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把笔画的转折处理得更加自然正是其书法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一直影响到其后的清代和明代,而后被一些碑派大家调侃为“妍媚之风”。
而“妍媚之风”不是赵孟頫书法的弊端,而是明清两代把他的笔法特色过度运用的结果,单纯运用这种特点而缺乏对魏晋原始书法的涉猎,就容易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因为缺失了魏晋书法作为基础,他们驾驭不了这种圆润自然的笔法。这不是赵孟頫的错,而是明清两代对于传统继承的一种缺失造成的。
所以学习他的书法,必须要结合魏晋书法一起学习才行,否则就容易造成过于妍媚的局面。明代的董其昌其实就认识到这一问题,于是他在继承魏晋基础上再借鉴赵孟頫,终成一代名家。
赵孟頫书法中的圆润,在其一封家书中体现得比较彻底。赵孟頫在书写时用他那经典的行书书写,显得十分流畅,墨迹清晰,笔触细腻,行中带楷,字字独立却气韵贯通,有一气呵成之感,非常精彩,娴熟圆润的笔法再现了魏晋经典,复古之风跃然纸上。而后世在学习时,最容易只涉猎其圆润自然的一面,却丢失其中的魏晋古朴之精髓,这正是赵孟頫书风发展至清代而出现过度妍媚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