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何以运城?
盐泽作脉,聚民兴业,一载成坊,三载成镇,五载成运。
运城,雄居黄河中游,南有中条山横亘卫护,河东盐湖水潋滟生金。
从黄帝战蚩尤的传说,到春秋晋国的铜鼎铭文;
从盛唐盐政的"河东之赋",到明清潞盐商帮的万里辐辏!
运城淬炼出了盐铁通达、文脉深远的华夏摇篮。
然而到了1938年2月,运城被日军占领,河东大地变得动荡不安,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那个时期的运城会是什么样?让我们通过日军拍摄的照片,回顾1938年,运城的沧桑岁月。
△抢占风陵渡的日军装甲车队,在晋南原野上,掀起滚滚烟尘。
△占领运城的日军,站在城楼上肆无忌惮欢呼。
△城外日军巡逻队,大摇大摆从古城墙下走过。
运城,是唯一一座因盐建立起来的城市,史称“盐运专城”
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建城后,经历700多年漫长发展史。到了清朝末年,城墙周长达到28里,并开有四座大门,东曰放晓,西曰留晖,南曰聚宝,北曰迎渠。
整座城墙下瞰卤泽,南瞻中条,气势宏敞,蔚为壮观。
△运城关帝庙,古老牌坊长满青苔,默默诉说着千年来的沧桑。
关羽是运城解州镇人,从“义勇倾三国”的蜀汉名将,到“万古祠堂遍九州”的武圣偶像,传奇一生被后人广为传颂。
同时也彰显着,运城英才辈出,人杰地灵的深厚文化底蕴!
△三个在庙里玩耍的小朋友,其中一个调皮的爬到了翁仲头上。
△运城东大街,远处的鼓楼清晰可见
民国时代,运城内有四条大街: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和40条小巷,鼓楼坐落于城中心。
△这里有你熟悉的地名吗?
△运城钟楼,飞檐斗拱,古朴典雅,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巍峨挺拔。
△南大街上的一个小吃摊,做的是某种面食!
△南大街上的一对母女,两人逛街累了,坐在路边休息。
△海光楼,始建于洪武年间,1947年损毁倒塌,2003年完成重建。
这里近池、南向,居中、面山,是观赏盐池风光的最佳位置!
△歌熏楼,坐落于盐池神庙最南端,三重房檐,巍峨壮美、雄峻挺拔。
名字取于《南风歌》中“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几名日军,横七竖八睡在庙内,身上还莫名其妙的盖了一堆柴禾!
他们身后的雕像,庄严肃穆,栩栩如生,诉说着运城深厚的历史底蕴。
△盐池边的一名日军士兵,正假惺惺的给小朋友发糖,试图收买人心。
△运城文庙附近的街巷,一座高大的牌坊,矗立在道路中间。不知如今是否还在?
△运城内的街道, 家家户户被迫挂上太阳旗,人们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中,整个城市显得萧瑟而落寞。
△池神庙,虽然笼罩在战火的阴影下,依旧散发着古朴庄严的气息。
不远处的盐湖,有6500万年生成史,4600多年开采史,堪称运城的灵魂和生命之源。
以上这些,就是1938年,日军占领下的运城风貌!
时隔87年,如今的运城,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这座历史名城,正焕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