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生活节奏很慢。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很厚重,有啥事都是互相帮忙,邻居之间的关系,可能比亲戚关系都好。
虽然还不算富裕,但是大家都开心快乐。因为人人都相信,明天会更好!
80年代还没有科技与狠活,水果蔬菜种植方式很传统,,西红柿是沙瓤的,西瓜也是沙瓤的,每一口都充满自然的汁水与香甜。
80年代没手机,电脑极为少见,闲暇时光,就是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唠嗑,打牌,下棋……
80年代的工厂,大部分还是国营,婴儿从三个月大,就能进厂办哺乳室,幼儿园、小学,最后直到初高中,整个过程都是在厂里完成。几代人在一个厂工作的,很是常见。
这些国营工厂,基本拥有自己的生活区,包括住宅、商店、医院、学校等,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小社会。
80年代,职工每月工资在30-100元之间,不知道现在的4000元,与那时的40元那个生活更好?
60年代和70年代,人们穿的全是绵布和粗布,80年代开始穿的确良和涤纶布,款式更多,质量也更好。
80年代的孩子们,喜欢在街头巷尾奔跑嬉戏,玩捉迷藏、跳皮筋、滚铁环、木头人……
这些简单快乐的游戏,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培养了团队协作与人际交往能力。
80年代生活节奏很慢,工作也很稳定,进入一个单位后,基本就是在这里干到退休了。没有太多电子产品,人们更专注于生活本身的乐趣。
80年代,物资还不充裕,无论是乡村供销社还是城里的零售商店,货架上商品就那几种,每一种都承载着生活的必需,与人们的期待。
80年代的农村孩子,会挖猪莱,捡柴禾,拾牛粪,放鹅喂牛捎带着看课外书或者背诵书;
田埂上找野果、采金银花、抓虾、捉泥鳅、这种简单纯粹的快乐,是今天的孩子们无法体验和感受到的
80年代,黑白电视机逐渐普及,彩电也开始露头,万元户登场了,摩托车满街跑,男女青年也敢当街拥抱了。
80年代,邻里之间互相帮忙,互相尊重,没什么攀比心,因为大家生活条件都差不多。市井街巷里,充满了人情味和烟火气。
那是个朝气蓬勃的年代,商品日渐丰富,娱乐潮流逐渐盛行,生活日新月异,日子有了盼头,人们喜气洋洋,活力四射。
80年代的酱油,是用黄豆和面饼发酵做的,用大缸放在太阳晒两个月,味道十分鲜美,用筷子蘸一点舔一舔,都回味无穷。
尽管80年代的物资相对匮乏,但人们的心态,却十分乐观和满足。
他们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活,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是如今难以复制的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