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后,做好3点,避免鸡飞狗跳,孩子学习状态更积极

乐枫评育儿 2023-11-11 09:11:03

文|凝妈悟语

孩子上小学以后,亲子关系就逐渐崩盘,鸡飞狗跳是日常!

因为我们对孩子有了更高的期待,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在学校表现好、上学积极、写作业认真!

因为我们不知不觉会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希望孩子在各方面都高人一等,一不如人就感觉沮丧和焦虑。

我们可能都想成为更好的父母,也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和提高,但是却不尽人意。

比如,杂七杂八地看一堆信息,往往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

第一天看到别的孩子小小年纪英语表达已经很流利,瞬间觉得自己孩子落伍了!第二天看到别的孩子才一年级就已经开始学初中数学,又感觉同样的年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第三天看到别的孩子画画很有创意,又开始感叹孩子怎么画得那么幼稚!......

这些信息除了增加我们的焦虑,除了增加我们对孩子的否定,真的很难有实际意义的帮助。

想真正做好家长,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又让孩子心态良好、积极向上、快乐学习,还得要系统学习。

对我们来说,报课花费高、消耗精力大、又一次只能解决一个事不全面,不如多看几本书,在看书的过程中,把自己代入其中,从案例中获得启发、用理论丰富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之路。

我在看《如何做父母-小学生家长的心理必修课》时,就有这种深深的体会。

作者已经替我们考虑了方方面面的问题,案例+理论都搜集得相当丰富,看一本书,顶学几十个课程、顶看几百个视频。

第一,在别人的案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如何做父母-小学生家长的心理必修课》列举了大量的案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看后发现简直说的就像是自己,很容易找到共鸣。

比如,和别的家长谈论自己的孩子,你会说什么呢?可能都是缺点:

孩子晚上11点才睡,早上要拖起来才醒,认字少读书一点都不熟练,写作业别别扭扭,有好东西都不让爸爸妈妈吃,一天到晚看手机,小小年纪就知道犟嘴顶撞大人......

也许是一种谦虚,但是能罗列一大堆,从侧面说明更在意孩子不好的一面,而好的一面关注更少,在家里也不乏对孩子消极的评价。

这样的发展趋势就是怎么看孩子都不顺眼,都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孩子的自我认知也会逐渐变差。

一个四年级的妈妈感觉管孩子力不从心,写作业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批评他还被孩子回怼“我就是笨”。无奈之下,妈妈带他去做咨询,才发现是自己的做法影响了孩子。

原来,妈妈看孩子做不好事情,就骂“你太笨了、你太蠢了”,孩子也渐渐形成了“我笨”的自我评价。结果顺着妈妈的话说,更让妈妈火气增大,形成了恶性循环。

您看,一些事情看似很小,却影响很大。

很多事情可能平时自己并没有在意,但是经常遇到一些问题困惑不解,看到这些案例就会恍然大悟:怪不得和孩子相处总是磕磕绊绊呢?原来如此!

第二,用心理学理论武装自己、时时警醒

看案例轻松易懂,能引发自己的思考。

但常常转念一想,会不会是个例呢?别的孩子这样,我家的孩子也一定会这样吧!还是我行我素吧,管孩子哪有什么颠簸不破的道理!

个性化案例确实存在,但一些通行的理论却提醒我们通过案例反思、印证,才能改善当前的现状,让关系变得更好,让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因为理论是很多个案例的集合,是通过充分研究后得出的指导建议。

比如上面提到的孩子为什么会把家长的评价定性为自己的样子,是因为孩子本来是一张白纸,就看家长在上面怎么书写。

孩子的自我认知最初常常来自和自己最亲密的人,一般是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看护自己的人。家长对孩子有积极的评价,孩子就会形成积极的认识。家长对孩子有消极的评价,孩子就会形成消极的认识。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认同”,源自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个体的内部达到自我整合的和谐状态;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与个体感觉到的他人对自身的认识是一致的,也就是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界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

有了这些理论指导,就会形成一以贯之的思想,在陪伴孩子时,提醒自己多一些肯定评价,少一些否定评价,让孩子拥有一个积极的自我评价,拥有一个阳光向上的心态。

第三,将启发和理论用到实践中去

看案例有启发,学理论有提高,可千万不能纸上谈兵,也不要“学做”分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用起来,才不枉花费的那些时间,也真正对自己和孩子有积极的帮助。

比如,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发现孩子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写得不好。

在之前,我们可能会火冒三丈地批评:你怎么这么不认真!你的脑子根本就没有在想问题?你写的都是些啥,太难看了!

现在,就要改变说法:

你正在变得认真!你的小脑瓜转起来了,看看这个问题是怎么回事!你看这几个字写得很标准,相信你会写得更好。

原则就是:

多用肯定正向的句子,不用“不”“没有”“丑”“笨”等表示否定的词汇,孩子感觉舒服会照做。尽量用现在正在进行的时态,不用将来的时态,让孩子马上进去状态。多用简洁、有力量的句子,让孩子能一下子抓住重点。每天坚持这么做,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对孩子的一些期望就容易实现。

上面主要谈了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孩子的自我评价问题,这只是《如何做父母-小学生家长的心理必修课》中的一个微小部分,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您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去应用。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我觉察看见”和“我们陪伴成长”,先找到问题所在,再解决问题。

观点非常新颖,像认知的盲点、内在的PAC、我的思维模式、焦还是虑等等,不同于泛泛而谈的书籍,能很好地提升我们的认知。

方法非常实用,像认识情绪、做孩子的情绪教练、和谐的亲子沟通、批评有“方”、理解孩子的“慢”等,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做。

书中有大量案例、理论指导,阅读起来很轻松又获益匪浅。如果家有小学生,不妨读一读这本书,收获更好的亲子关系,并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学业有成。需要的话,点击下面链接即可。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0 阅读:0

乐枫评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