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通才”姚茫父的艺术世界

考古研史赏人物 2025-01-31 16:58:43

三色牡丹

黄牡丹图

参禅图

林逋《山北晚望》诗意图

篆书七言联

梅花铜盒

写砖墨馆藏画壁砖笺纸

为罗复堪题跋汉画像石旧拓本

姚华(1876—1930),字重光,别字一鄂,号茫父,别署莲华盦主。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清光绪丁酉科(1897)举人、甲辰科(1904)进士,旋公派日本习法政。光绪三十三年(1907)归国,由工部改派邮传部任主事、科长。入民国后,几度当选国会议员,参政议政并参与中华民国首部宪法编纂。后弃政从学,先后执教于清华学堂、朝阳大学、高等师范、国立美专等校,先后执掌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和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姚华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教育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书画家和戏曲理论家,于颖拓、刻铜、笺纸等艺术形式皆有特别贡献,被鲁迅、郑振铎、陈叔通、郭沫若等人所盛赞,被誉为“一代通人”。

姚华像

茫父为人爽直豪迈,讲名节,重情义,不攀权贵,不畏强暴。与梁启超、蹇季常、熊范舆、周大烈、林宰平、陈叔通、陈师曾、王梦白、陈半丁、凌文渊、陈筱庄、邵伯䌹、罗瘿公、罗复堪、李释堪、王瑶卿等交游至深。弟子中较著名者有吴宓、郑天挺、王伯群、王文华、邱石冥、王石之、高希舜等,梨园中梅兰芳、程砚秋、姚玉芙等亦执弟子礼甚恭。姚华不寿,但留下大量文采飞扬的诗词曲赋、观点独到的考释题跋和独具个性的书画颖拓。

梁启超撰《寿姚茫父五十》诗稿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这位一代通才,贵州省博物馆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策划的“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旨在通过大量珍贵书画、文献、碑拓、刻铜、笺纸等实物,比较全面地呈现姚华在诗词、书法、绘画、考据、篆刻、写铜画笺等领域的杰出才能与贡献,以期展现才艺出众、立体饱满的茫父先生。展览入选“2023年度文博行业100个热门展览”。

《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选粹》为展览同名图录,精选姚华作品220余件(套),收录了贵州省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天津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青岛市博物馆等多家公立收藏机构,以及姚华先生后人、海内外重要藏家的代表性藏品。全书分为六个单元,每件作品均配有图像、释文及作品创作背景解说。

第一单元

一代通人

姚华是清末民初黔中乃至全国著名的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大师,在文字学、音韵学、文章、诗词、曲赋、戏剧理论、画史画论、金石、颖拓、笺纸、铜刻文房等诸方面皆卓有建树,被时人誉为“当代之通人,艺林之耆硕”(宗威)。被后人视为与王国维、吴梅“鼎足而三的一代曲学大师”。《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选粹》通过文献、书札,勾勒出一位全才大师之剪影。

北京女师周岁纪念颂

致文明钦函

《弗堂类稿》

第二单元

陈姚辉映

本单元主要呈现以姚华、陈衡恪为代表的民国早期京派书画家作品。通过对这一群体的概要考察可知:民国初年的京派绘画群体已超越清中晚期之因循守旧,植根中国文人画传统,吸收借鉴日、欧绘画理念与技法,形成与写实倾向的融合派争流互补、共同推进现代中国绘画发展的重要力量。

《古欢图》

姚华、陈师曾合绘

《游猪图》

王云 绘 梁启超、姚华 题跋

梅兰芳 绘 姚华书 赋《孟良与焦赞脸谱》扇

第三单元

诗心画意

姚华的画得意境于诗心,得笔力于书法,得题材于古今图谱、身边草木,得活脱生气于自然与写生。其作画并无师承,每直抒胸臆,有鲜明的个性,不可简单以“传统派”目之。在晚清民国的大变革时代,姚华与陈衡恪一直被奉为画坛领袖,他们推崇中国画要追求人品学问及诗、书、画、印的全面修为,将唐宋以来中国“士夫画”“文人画”格局延续并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天竺蜡梅双卉

临翟继昌本《春睡图》

秋山钟声图 局部

第四单元

书风雄强

姚华对《说文解字》及篆书的关注贯穿其学问与书法,对篆书的特别偏好源自他对同乡前辈郑珍、莫友芝的敬重与追摹,其篆书结字不出郘亭窠臼。楷书根柢颜真卿小字麻姑仙坛,间涉唐宋诸家,中年后更熔铸汉魏碑体,小字细若游丝而又精劲如铁;榜书形成冷峻雄浑而不失中正秀逸。隶书、草书皆有姿态,成自家面目。在中国20 世纪书法史中,姚华理应占据重要一席。

篆书十四言龙门对

隶书汉镜铭文

行楷书中堂

第五单元

金石永寿

姚华是公认的晚清民国金石学大家。早在贵阳经世学堂读书时期,他就表露出对金石小学的强烈兴趣和天分。通过碑帖、题跋、颖拓、篆刻等实物,呈现姚华的金石学成就之大略。本单元旨在以管窥豹,通过碑帖、题跋、颖拓、篆刻等实物,呈现姚华的金石学成就之大略。

颖拓泰山残石廿九字卷 局部

汉代陶灶拓本

姚华手擫题跋自刻印蜕扇

第六单元

写铜画笺

民国初年,北京书画家纷纷参与铜刻文房的书画创作,个中尤以姚华最为突出,正是在他与陈衡恪的参与、指导和推动下,铜师技艺迅速提升,能够以刀就铜,表现笔墨晕染的纸绢意趣,连山水皴法也能曲尽其妙,从而开创出书画名家与社会名流广泛参与铜刻文房全盛时代。《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选粹》通过铜刻文房和木版水印笺纸实物及文献,为读者还原姚华在民国文房领域的特殊地位与贡献,并由此勾勒其古雅的审美趣味及其广泛的社会交游。

松枝铜盒

梅尧臣诗意山水铜盒

写西域古迹笺纸

本书收录的茫父临陈师曾《北京风俗》为首次公开出版,更是陈师曾原作、姚茫父临本首次同书收录,以方便观众和学者对照研究。

0 阅读:0